具体来说,获得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大可以通过制定地方环境保护条例落实如下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一,明确当地环境质量目标。新《环境保护法》第26条明确,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地方来说,环境质量目标的设定是落实这一制度的关键。目前,一些地方也制定了环境质量目标,但基本是政府自行制定和考核,未形成强制性法规,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以立法形式明确当地的环境质量目标是保证目标刚性和执行力的关键,可避免环境质量目标在政府框架内空转的现象。地方人大以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形式明确当地的环境质量目标,是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前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第二,落实环境质量政府责任制。新《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但如何负责并不明确,这很可能导致环境质量政府责任制落空。环境质量政府责任制实质上关涉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监督关系,地方人大从监督职责和立法职责两方面入手,才能避免环境质量的政府责任制在事实上落空。因此,在明确当地环境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落实政府责任还需要人大积极作为:一方面,享有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大要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方式、程序和后果,使环境质量的政府责任制成为具有明确操作标准和程序的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大的监督和质询落实这些规定。
第三,设定主要环境保护制度的操作性规范。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补偿、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制度都做出了规定,总体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框架体系。但不可否认,目前,其中一些制度的操作性规则还不多,具体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更明确的操作性标准。地方环境保护立法应当明确其具体化、操作性导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为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主要环境法律制度制定详尽的操作规则。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四,创设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制度规范。新《环境保护法》已经规定的制度在具体化过程中仍有创新的余地,如环境征收、排污权交易等制度还没有在新《环境保护法》的条文中体现,制度上还存在空白。随着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环境法学研究的深入,还可能有一些客观上需要的法律制度陆续出现。获得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大应当在充分考虑当地情况、不违反上位法的基础上,遵循环境保护立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回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发挥能动性创新环境法律制度或具体的操作规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法律制度发展。(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