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提高经济发展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快城市发展新区缺水地区、大生态区山区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引进和培育高光效、耐高温和耐旱作物。加强气候变化诱发的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灾害保险。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提高旅游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及时发布景区气候风险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安全导引系统。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针对夏季高温热浪频发,强化职业劳动防护,完善相关疾病救治设施。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四、完善政策机制和能力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十二)健全政策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十三五”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和适应气候变化实施方案。制定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低碳产品认证以及低碳工业园区、低碳商业、绿色低碳小城镇、低碳社区试点等政策。加大投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安排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重大项目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相关政策。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培育壮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发展碳金融,积极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结合碳排放总量控制,探索重点企业碳排放许可证制度。鼓励市场主体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推动重庆联交所建设国家级区域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推动低碳产品认证,争取重庆市优势产品低碳评价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十三)增强应对能力。建立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报告制度,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完善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结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制度。依托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认证等试点,完善相关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市级、区县、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库。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快研发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新技术,落实《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纲要》。建立年度工作推进机制,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纳入区县(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内容,市政府督查室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明确和落实责任分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工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