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页岩气发电将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5-20 15:00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国现已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地质评价、水平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及相应的实验室分析技术。而且随着页岩气成藏理论的不断成熟和经验的积累,我国将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体系。基于国内外页岩气开发和天然气发电产业的现实情况,并结合我国能源紧缺和环保压力极大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页岩气地理分布与电力负荷中心分布的吻合度较高,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电力负荷中心利用页岩气就地发电,可切实减轻不断增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加上由于页岩气发电在保护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电网调峰等多个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而且我国的页岩气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总量为36.8万亿立方米,比美国的储量还多50%。因此,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未来我国页岩气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可能性很大,通过立法来鼓励、促进和保护我国页岩气气发电的发展正当其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应尽早把页岩气发电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页岩气发电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应抓紧建立我国页岩气地质理论体系,根据我国页岩分布和页岩气成藏规律,尽快掌握页岩气分布及储量情况,为页岩气发电站气源筛选和厂址选择作好准备。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并将推进页岩气发电作为我国增加发电能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实施节能减排的路径选择。要落实开发页岩气和天然气发电相关补贴政策,尤其对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应该给予更高标准的奖励性补贴,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让投资页岩气发电有利可图。制定支持政策,积极推进页岩气发电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产业准入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投资页岩气发电开发领域,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良性竞争。要加快页岩气价改的步伐,建立阶梯气价制度,在打破垄断的基础之上,不仅中下游经营应向民资开放,上游的管道资源亦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以此为前提实现页岩气价格机制改革。应加强能源开发企业与发电企业等相关利益单位的合作,比如建设页岩气开发与发电一体化项目,并根据气价变化调整生产和并购决策,规避价格风险。要采取不同类型的多气源供气方案,提高气源稳定可靠性,充分发挥页岩气发电站供电、电网调峰、天然气调峰的综合作用。应逐步加大科技投入,组织优势科技力量,加快我国页岩气发电技术和设备研究的攻关,结合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降低页岩气发电站的建设成本。要注重天然气输运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页岩气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并建立和完善页岩气发电产业链、需求链和服务链,并进一步整合页岩气发电全价值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另外就是,要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国外公司开展页岩气发电的国际合作,鼓励我国企业入资国外有经验的页岩气发电公司,或与其在国内共同建设、运行若干个页岩气发电站,以尽快学习、消化、掌握国外核心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我国页岩气发电大规模商业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虽然目前会遇到不少困难,但笔者认为,页岩气发电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发展页岩气发电将是大势所趋。从长远发展和环保要求角度,页岩气发电作为最经济、最可行、最安全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电力发展上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十年磨一剑,我国页岩气发电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