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氢绿色低碳新能源体系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碳交易网2024-04-18 16:29

氢储能,新能源+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的过程。广义的储能包括所有能源的储存。我们所说的“储能”主要是狭义的对电能的储存,是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而言的,通过将储能设施与风、光集成,当发电量太多时为储能设备充电平抑波峰,发电量不足时再由储能设备把电能释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风光发电的“靠天吃饭”变成“灵活可控”。
 
  储能有多种类型,目前主流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和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必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对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条件要求较高;电池储能适用于小功率、短周期、分布式储能。这两种方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与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和永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相匹配。从氢储能与其他储能的比较来看,电化学储能的容量是兆瓦级(MW),储能时间1天以内;抽水蓄能容量是吉瓦级(GW),储能时间1周~1个月;氢储能的容量是太瓦级(TW),时间可达到1年以上。氢储能可跨区域、长距离储能。在能量转换方面,氢能可转换为电能、热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兼具安全性、灵活性和规模性特质,在能量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均具有突出优势。
 
  氢储能是以氢气为介质,利用电力和氢的互变性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储存及利用的技术。该技术用于调峰调频、电网削峰填谷、用户冷热电气联供、微电网等诸多场景。氢储能既能储电,又可以储氢及其衍生物(如氨、甲醇等)。利用电解水制氢气,用氢气作为中间载体,能上网的电接入电网,不能上网的电用于生产氢气。当电力输出不足时,用储存的氢气发电向电网供电,富余的氢气存储起来或转化为甲醇、氨气等化学衍生物,为交通、建筑和工业等终端部门提供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我国自2019年开始尝试氢储能,目前已经开展多个氢储能项目。随着氢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技术逐渐成熟,氢储能凭借规模大、周期长、可跨区域储能等优势,成为“可再生能源+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氢储能项目正在全国“悄然开花”。但是,目前我国氢储能发展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氢储能的造价还处于高位,氢储能的应用整体上缺乏经济性。创新发展氢储能技术,进一步拓展氢储能应用场景,构建电氢融合能源体系,是氢储能突破成本掣肘的关键。
 
  推动多能源互联互济与源网荷储协同,是未来新能源体系的一个发展方向。笔者认为,电氢融合能够有机结合电能与氢能优势特性,是解决“双碳”问题的重要路径,而氢能作为连接多种不同能源形式的桥梁,未来将与电力系统产生更多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而面对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研究者们也在积极出谋划策。例如,针对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空间分布不均衡、产能与用能错位的情况,我们建议针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鼓励就近消纳,优先发展制氢产业;利用西电东送,在靠近负荷中心的地方制氢,就地储存,就地利用;就地利用与大规模、长距离储运相结合,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保障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绿氢”的生产和储运成本较高的问题,降低绿电价格是降低“绿氢”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应鼓励发展风光微网或离网直接制氢,减少过网费、直交流和高低压变换环节,低成本高效率制取“绿氢”;新能源配送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传输系统,以降低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光明日报》  作者:于冠一 朱 丽(分别系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副教授;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