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再次为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8月11日,中汽协消息显示,7月份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亮点,当月产销继续刷新历史记录,累计产销则已经超过国内历年全年的数量,1月份-7月份渗透率也继续提升至10%。此外,7月份汽车出口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单月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7月份新能源汽车共计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64.4%。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847.9%。截至7月底,年内累计销售147.8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97.1%。年内出口累计12.7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84.9%。
中汽协方面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3000万辆,以20%的渗透率计算,届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600万辆。
中国汽车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从两方面阐述新能源销量不断刷新历史的原因。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性价比较高。无论是比亚迪还是五菱MINI,较燃油车使用成本较低,高端和低端产品均能满足消费者日常代步需求;二是羊群效应较为明显。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以及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按照以往惯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10%后,将会进入快速成长期。
“汽车行业是当前我国
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产业链长辐射面广,也是推动上下游产业链
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张焰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弯道超车的战略,用好这个“抓手”,能有效提振经济发展,也是实现
碳中和的重要一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碳排放量分布中,仅发电一项就占到了总量的51%。解决电力供给端的碳排放问题至关重要。
为此,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都将储能项目作为配套联合发展,不久前宁德时代宣布钠电池产业链成熟,被业界认为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旨在提高钠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倍率性能,未来将在储能领域具有更多应用场景。
6月23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该充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其储存在储能设施中,供电动汽车充电,在负载和光储配置平衡时,可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此外,比亚迪的储能之路可以追溯到2008年,至今公司在储能领域已经有多年经验。
光大证券分析师殷中枢表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应用广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的进行,钠离子电池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将获得广泛应用,若2025年钠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渗透率达到25%,则对应约10GWh的装机量,同时释放40亿元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在全球范围内,以石油基燃料为主的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居高不下,为应对气候变化,欧洲各国、日本、印度、美国加州等已经提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和资源经济学系主任许光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中和背景下,我国交通领域的重要减碳方式是大力提高电气化水平,不仅是道路交通,包括水运交通领域在未来都会大力提高电气化水平,因此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的储能领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热点。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