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响应技术
需求响应是指用户对电价或其他激励做出响应改变用电方式。通过实施需求响应,既可减少短时间内的负荷需求,也能调整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实现移峰填谷。这种技术除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一般来说,需要建立需求响应系统,包括主站系统、通信网络、智能终端,依照开放互联协议,实现电价激励信号、用户选择及执行信息等双向交互,达到用户负荷自主可控的目的。在能源互联网中,多种用户侧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微能源网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微能源网是指一个城乡社区或园区、工厂、学校等可与公共能源网络连接,又可独立运行的微型能源网络。微能源网实现园区内工业、商业、居民用户主要或全部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灵活便利的充电设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或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路由器接入微能源网。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可由个人、企业以多种方式建设、运营,当然,节能服务方式建设、运维微能源网应是可重点探索的方式,微能源网主体实现了用电、发电、售电等业务的融合。微能源网将可能为绿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典范。
微能源网主要技术包括多能源协调规划、多能源转换、优化协调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发电预测等技术。
标准化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可由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管理、交易服务等标准构成。能源互联网需要首先构建标准体系,分步骤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能源互联网涉及众多设备、系统和接口,第一位的是能源互联网开放平台标准,包括接口标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能源互联网在多环节涉及多种能源的转换、交易、服务及多元市场主体,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能源贸易法规,须配套跟进,确保能源互联网正常运行。本文是田世明、栾文鹏、张东霞、梁才浩、孙耀杰所写文章《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的部分,原载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根据微信格式有所调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