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炜:前几年在光伏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您还有一种观点:引进竞争不一定带来成本降低。认为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加大投资,引进竞争应当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但是在非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例如光伏产业就是这样。当前光伏发电是需要补贴的,因而市场是有限的,如果过多的资本进入,只能对这个产业带来负面的结果,特别是非理性的竞争会带来价格下降,也会使得大家都不赚钱,造成的损失更大。
周大地:我重点强调的是,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小规模资本之争,竞争的成本有限,现在是动辄成百上亿的大规模投资,处理得不好会形成巨大的社会浪费。特别是在自然垄断的电力行业,竞争不一定带来价格降低。在一般经济学定义中:充分竞争使得某一产业的高额利润下降,达到社会利润平均化,经过一段时间,这一产业在资本的作用下,又逐步形成垄断,从而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电力行业中不一定是这样,竞争吸引投资进入,造成成本下降,产品价格降低,但由于市场有限,结果产量过大,供求严重失衡,最终形成产业洗牌,形成重大损失,不但没有促进产业发展,反而给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中国光伏产业当前的现状就是真实写照。认为有竞争就有好结果的看法是不成立的,不同产业环境竞争的结果是不同的。竞争的前提条件应当是对竞争的目的、手段、标准有清晰的界定,否则难有最佳的结果。中国的电价不是以发电和送电成本来决定的,是以社会的支付能力决定的。当一种经济理论不能有效解释现实的时候,或是因为这个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或是因为虚拟的前提条件太多。讨论新能源的发展不能简单按照一般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去解释,否则会犯大错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红炜: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人们投资光伏和拼命建设光伏产业园的重要前提是基于市场是不断放大的,通过扩大生产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进一步扩大需求,完成光伏产业从探讨能源到补充能源,再到重要能源的理想世界的构造。人们都忽略了这个产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产业,受政策力度影响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目前来看,国家是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新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光伏电站建设目标设定为21GW,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周大地:根据我国现有条件,受电网等多种因素制约,完成光伏电站21GW的建设目标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得不好还会抬高电价。谈到新能源战略的制定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考虑国内石油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新能源战略的制定也是一个优选的过程。一个国家需要投资的方向很多,我们只能从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区域作用和全局作用等多种要素进行排列和优选。具体到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当今中国许多更无经济效果甚至是对社会造成浪费的事情相比,先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起码发展光伏产业属于围棋中所说的“有理棋”。具体到新能源的排序,由于发电成本高于风电,发电时间低于风电,光伏发展的重要性应当排列在风电的后面。中国的现实也是如此,风电的安装量已经达到70多GW,而光伏的安装量仅为3GW。比较好的是我国还有水电、核电等成熟的既具有价格竞争力,又具有优良的电力质量的低碳能源可以大规模开发。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