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周 颖 於 方2024-10-20 23:4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等规则方面衔接互认”等要求。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迈向实质操作阶段,碳足迹管理走上换挡提速的快车道。什么是碳足迹?为何实施碳足迹管理?在推进中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它涵盖了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将碳足迹清晰标注在产品上,以更直观、全面的方式来评估、体现产品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展示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帮助有绿色消费偏好的消费者准确认知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
 
  从政策层面看,202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此后,一系列政策部署明确了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系列部署安排标志着碳足迹管理正式进入国家“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战略政策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对重点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进行精确计算和统筹管理,可以同步带动供应链更有效规划和实施减排措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相关战略任务的落实提供有力抓手。
 
  与此同时,实施碳足迹管理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权,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及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以此影响全球贸易、产业格局和分工体系。当前,我国推行碳足迹管理制度,通过碳足迹管理提升我国企业的环保和能效管理水平,对于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碳足迹管理是引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碳足迹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识别减排潜力和风险点,优化产品设计,促进工艺改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对于不直接参与碳足迹管理或低碳认证的供应商,碳足迹管理也会引导其采取减碳措施,使低碳产品能够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增强低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
 
  不过,当前我国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还需继续加力。
 
  在碳足迹核算体系方面,目前不同的核算方法和标准可能导致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确保计算方法透明性、可验证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建立本土化碳足迹核算体系至关重要。此外,碳足迹数据收集和核算难度较大,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量大、来源多样,且处于不断变化中,政府和企业都亟需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开展碳足迹管理可能面临更多困难,需要探索适合的模式。
 
  在碳足迹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方面,一是应确保收集的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数据处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原则,以确保收集和处理数据过程的准确性;二是应确保数据更新的及时性,根据产品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数据更新频率,反映产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真实碳排放情况;三是应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企业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原始凭证并长期保存,便于核查;四是应维护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采取数据加密、分布式存储等措施,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此外,企业亟待提高碳足迹管理能力。在碳足迹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在多方面提高碳排放管理能力。一是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尽量减少企业自身碳排放;二是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供应商及产品回收企业定期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研究,通过改变供应链来降低产品碳足迹;三是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碳足迹数据;四是对员工进行碳足迹管理培训,确保日常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和档案整理等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目前,碳足迹在市场接受度上仍存在挑战。一是许多消费者对碳足迹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低碳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提升低碳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政策支持;二是企业内部动力不足,部分企业对碳足迹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内部动力和压力,导致碳足迹管理工作推进缓慢;三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使得碳足迹管理在市场中的推广受到限制。
 
  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应加强统筹协调和多元共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指导督促力度,推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专家力量作用,共同建立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应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按照相关工作部署,加快建立核算标准、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支撑性制度,强化数据、平台、人才、器具等基础能力建设。应加强政策协同创新,推动将碳足迹融入贸易、财政、金融和产业等政策,将产品碳足迹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积极开展政策和技术创新,形成推广碳足迹管理的政策合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颖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作者於方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