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将“
碳足迹”定义为衡量人类活动中释放的或是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目前,减少
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政治与经济议题之一。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纷纷开展了碳足迹评价方法研究,并在碳足迹基础上推出了“碳标签”。2008年10月,英国发布了PAS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统一的方法评估消费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日本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出售的农产品须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法国新环保法案作为全球第一个强制性环保和碳标签,将强制性要求在法国制造、销售和使用的消费品都必须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除此之外,在国内推广使用碳标签的还有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
认证产品需求大涨
受碳认证影响,许多跨国公司也陆续提高了对碳足迹认证产品的订单需求。美国百事可乐、法国达能公司等多家跨国企业的2500余种商品已经通过了碳足迹认证,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将遭受重大影响,其中大部分在中国。此外,百事、IBM、宜家等知名跨国公司均要求供应商提供碳标签。
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着手开展碳足迹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可行的碳标签体系,仅有青岛啤酒、大成食品等极少数行业领军企业开始接受碳足迹评估或推出碳足迹标识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低碳技术的储备尤其是低碳核心技术储备、资金投入、碳搜集和储存等方面都相对滞后。
高碳产品冲击巨大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碳足迹标准ISO14067标志着国际上将进一步统一碳排放的计算准则,从而建立有关碳足迹的评估、检测、报告和核查的国际通行标准。碳足迹演变成为新的
绿色技术性贸易措施将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绝大部分加工产品均属高碳排放产品,我国高碳产品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订单逐步丧失。中国大量的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将陆续面临碳足迹所带来的压力,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丧失国外订单,从而进一步加剧海外订单从中国市场逃离。
直接推高企业出口成本,削弱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企业要想实现低碳排放,就必须通过开展低碳技术和资源节约替代技术的研发技改,从而推高了企业成本。据权威机构评估,成本可能会提高20%~30%。
企业应对能力不够乐观。出口企业短期内难以摆脱依靠低廉的人力及原材料成本赚取微薄利润的现状,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主动开展低碳研究的意识和动力明显不足。一家国际碳排放检测组织向我国公司发放的碳排放调查问卷回收率仅为2.5%。
企业能力难以满足认证要求。由于认证、环境标识的实施都是成熟模式,将来产品的碳足迹走向强制性认证和标识的可能性很大。但对多数出口企业来说,对碳足迹知之甚少,企业生产现状难以满足认证要求,加之费用昂贵且认证周期长。
从目前来看,我国光伏、纺织、家居等产业已相继面临国外碳足迹的要求,但通过认证的企业凤毛麟角,需要大力加强和推行低碳认证。
统筹财政资源,建立健全稳定的低碳型企业扶持机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政府采购、资金扶持、税收政策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对低碳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以满足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加强和完善中国企业在温室气体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等方面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和报告指南,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控体制机制。
加强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建立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国外陆续提出碳足迹要求,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碳足迹信息的收集、跟踪和分析工作,并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咨询服务机制,便于指导出口企业第一时间主动防范和避开绿色壁垒。
提升认证水平,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尽快解决国内碳足迹认证与国外通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不断提升国内认证机构在碳足迹认证方面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大做强碳足迹认证市场,提高认证服务的广度深度,以提高出口企业对低碳贸易壁垒的抗击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