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资源,随着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效应”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重,“低碳”与“节水”成为当前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两大重要议题。
自然界的水本身不存在“碳足迹”,但当水被抽取并输送国民经济系统中成为资源时,取水、输水过程以及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而兴建的工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都会产生“碳足迹”。
和“碳足迹”类似,“水足迹”是指商品中隐含的水的数量。能源也是一种商品,在生产单位能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这些水的多少就是衡量能源“水足迹”的标尺。山西省每年外输电量接近800亿千瓦时,估计每年外输电量的“水足迹”为1.28亿—4.64亿m3。
水资源具有“碳足迹”,能源也有“水足迹”,二者的关系是隐式函数关系。节水可以减轻“碳足迹”,“节能”能够减轻“水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的减轻最终可转化为更深层次上“低碳”或“节水”。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还要核算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碳足迹”,科学平衡初期建设阶段的“碳足迹”和工程运行阶段的“碳足迹”,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整体“低碳”的目标。(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