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全国
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基本制度框架包括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与核查、
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尚需完善,全国
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
交易系统等交易基础设施正倒排工期,紧密搭建中。然而,确定的是,碳市场的逐步完善将有利于我国的
碳中和进程,对控排企业、其他高耗能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机遇。
早布局早参与
对于控排企业来说,第一个
履约周期已经启动。做好配额管理及
履约是控排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
碳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控排企业将不得不付出巨额的成本购买超出免费分配以外的
碳配额;相反,通过
节能减排获得的
碳配额盈余将给控排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随着2060碳中和愿景的提出,许多行业领先企业已开始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或将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
碳交易将成为企业在减排能力以外符合成本效益的主流选择之一。
完善管理体系
碳市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
买卖配额,而是用经济手段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减排。减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减排的成果效益。我国几大发电集团作为
碳资产管理的先行者,从清洁发展机制时期就非常重视
碳资产管理工作,并纷纷设立相应的碳资产管理部门或公司。
此外,对集团化企业来说,建设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可行的做法,实时监测集团的排放和碳资产,集中调配资源,优化履约模型,实施减排项目,在减排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收益。
全国碳市场十年磨一剑,未来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企业应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及早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从而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