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发展碳资产管理及关键要素有那些?

文章来源:兴业研究碳交易网2016-11-14 18:17

加快发展碳金融服务的要件

2、加快发展碳金融服务的要件

在全国碳市场渐行渐近、碳市场在总体规模和开放性程度都将迎来根本性变革的时期,碳金融服务业务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促进碳资产管理、涉碳融资等碳金融服务业务快速发展,需要在市场准入机制、市场构建的基础条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放宽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二级市场碳交易准入:有能力参与碳市场的碳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类型:一是对碳资产和碳金融业务较早介入的银行机构;二是市场上活跃的投资机构,尤其是CCER的购买机构,比如国内大电力公司所属的碳资产管理公司;三是证券公司等纯投资类机构,比如部分大型券商机构就已经开始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或者筹备碳资产投资基金计划等。对于这些机构,通过开展碳资产管理业务,并加强与其他业务模块横向间的协调与对接,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共赢效果,因此有较强的开展碳金融服务业务的动力。但首先需要相关机构具有碳交易相关业务。如果不考虑市场交易业务与碳金融服务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碳资产管理可能的收益,同时也使碳资产对应的价格风险无法有效对冲,降低碳资产的吸引力,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因此,促进碳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提,是进一步放宽二级市场碳交易对控排企业意外的投资性机构,包括银行、券商、碳资产管理中介机构等的准入,是更多具有碳资产管理能力的机构可以通过碳市场强化资产管理能力,提供碳金融服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提高碳资产流动性:如前文所述,碳资产管理与涉碳融资共同的逻辑,是将碳资产所涉的市场风险转移给具有更强风险管理能力的金融机构,或专业碳资产管理机构,从而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反过来对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而言,则承担了相应的风险。除了通过撮合交易直接消解碳资产价格风险外,中介机构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需要持有一定的头寸,因此就需要通过衍生品交易工具进行对冲,包括碳远期、碳期货等。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发和交易碳金融衍生产品,对于促进碳资产管理和涉碳融资等碳金融服务业务同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培育碳资产管理专业机构队伍:碳资产的价值及其对应的风险,不仅受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减排技术、能源气候政策,以及减排项目开发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操作方面具有专长,但是在这些技术、政策与项目方面却没有优势。因此不难理解,国外金融机构在开展碳资产管理业务时,往往与专业的碳资产管理机构合作,以提升相关业务管理的专业性,降低不必要的风险。随着全国碳市场的临近,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培育和管理也在加紧展开。相关核查机构的权威性、专业性,使其能够很好地开展碳资产管理业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业务空间。此外,目前已有部分重点高耗能企业,尤其是大型能源集团成立了专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也是第三方独立机构的重要补充。另外,也有部分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为提升自身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的专业能力,也设立了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或者筹备碳资产投资基金计划等。通过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规范便捷管理、鼓励与金融机构合作等形式,加快专业机构队伍的培育,对于碳金融服务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完善配套管理政策,明确操作指引:碳金融体系作为我国金融系统以及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中共同的新生事物,具有客观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在碳质押、回购、拆借、托管等业务中,都涉及碳资产的转移占有,因而面临服务机构的信用风险;反过来拆借、碳债券等业务同样也会面临企业的信用风险。此外,金融机构获得了碳资产头寸,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但头寸的过度集中也会对市场的平稳和有效性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对碳金融服务相关业务制定针对性的监管与风险控制规则。目前在相关业务创新的探索过程中,各试点市场交易所正在摸索相应的管理体制,针对部分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如下表所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需要对这些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的统一和细化,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引,引导碳金融服务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