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以下简称IIRC)提出,创造一个全球认可的会计可持续发展框架,将气候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列出,而且企业对这些碳资产的估值也可以进行交易,将碳排放量转变为资产。
对此,本报采访获悉,该倡议或是未来趋势,但需辅以完善的碳交易机制才能实行。另外,除少数拥有碳资产的清洁能源企业外,对大部分碳资产为负的企业,也须有实在的鼓励减排措施。
倡议提出国际标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前,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以下简称IIRC)提出创造一个全球认可的会计可持续发展框架,使等气候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通过财务报告得以体现,而且企业对这些碳资产的估值也可以进行交易,将碳排放量转变为资产。此倡议还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支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主动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衡量和报告环境、社会影响的全球标准,这些公司的报告就相关性和质量而言,存在千差万别。因此,上述倡议相当于提供一个通用标准,并直接与企业的财务挂钩。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从狭义上理解,主要是衡量企业的碳排放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低于标准排放量的企业加分,在财报上体现为正资产,超标的企业减分,在财报上体现为负资产。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企业经营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除占大头的二氧化碳外,至少还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因此只限于二氧化碳并不全面。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缺乏配套政策难实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即使抛开其它污染物,但从二氧化碳排放来衡量,上述倡议的可行性也遭到质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要求企业节能减排并不容易,很多时候要强制实施。”林伯强说,而该倡议缺乏强制性,即使订出一个标准,也缺乏权威,怎样解释标准,怎样说服企业接受?这些都是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 D M项目)集中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效提高领域,所谓拥有“碳资产”的企业也只是跟这些领域有关的企业。对于大部分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碳资产”并不存在,或者说是一种“负资产”。林伯强分析,这样的话,大部分行业的多数企业,比如钢铁企业等,不会愿意无端让自己的财报缩水。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而且,在碳交易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怎样对企业的“碳资产”进行估值,也是问题。现在全球二氧化碳交易主要存在两个体系,一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CD M机制,二是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林伯强告诉南都记者,我国正在加快推出排污权交易,但国内的碳交易机制尚未推出,估计要慢一些。如果不能交易,“碳资产”不能变成钱,又怎么在财报上体现呢?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检测界定或需中立机构
对企业来说,检测、衡量碳资产以及重新编写财报,都是一笔负担。爱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区域销售总监商光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把碳排放纳入财报的想法可以去实施,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碳排放的标准如何界定、如何检测,需要有一个权威的中立机构来操作,如果让企业自己检测,就很难保证客观。此外,还要有监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于实施CD M项目的企业,其项目可获得减免所得税的优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但如果只是对清洁能源企业利好,其它企业没有好处,也难以推广。因此,商光文建议,应一步一步地设立合理的标准,鼓励所有企业降低排放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对那些碳资产为负的多数行业及企业,如果“负资产”减少了,应当有相应的好处,鼓励它们减排。
虽然目前较难实施,不过,林伯强表示,突出气候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将是一个大趋势。随着碳交易机制等配套措施逐步完善,未来应该可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链接
力挺绿色金融央行提“以碳换贷”
在9月2日举行的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上,金融界高层齐吁绿色金融。截至目前,四大行向绿色产业所投放的信贷余额已至少达到10970亿元。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会议期间表示,要加快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使更多的资金流入与绿色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在信贷方面,可以尝试以碳排放的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产业做融资。这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