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
试点名单,常州入选,全省唯一。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双碳”战略200字部署中,将“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
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列为首项任务。“碳达峰试点”和“零碳示范”双双“置顶”,标志着“双碳”战略正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落实。《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试点城市要聚焦破解
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十四五”以来,常州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经济年均增长6.5%的同时,碳强度累计下降26.3%。绿色产业提质升级,“发储送用网”全面布局,
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加速构建“碳”体系,常州建立“1+1+N”政策体系,明确了常州将于2030年前实现达峰目标。建成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创新发展
平台,双碳公共服务
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积极抢占“碳”赛道,常州严控新增耗煤项目,科学推进煤电机组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6.91%,新能源装机占全市总发电装机的36.18%,已成为第一大发电装机类型。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未来3年计划建设300个微电网项目。
率先打造“碳”样板,常州率先开展
碳足迹认证试点示范,常州锂电池产品
碳足迹标识认证项目入选国家级认证试点,绿色建材产品碳足迹认证项目入选省级认证试点。实施近零碳园区(工厂)建设推进三年行动方案,鼓励试点先行,8个园区成为首批市级近零碳试点园区,5个单位(地区)创成首批省级碳达峰
碳中和试点。编制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启动建设长三角(常州)ESG国际产业创新园,着力打造ESG发展示范样板。
主动应对“碳”壁垒,常州大力推广省级“苏碳融”和国家“
碳减排”支持工具,2024年累计发放“苏碳融”资金34.8亿元,办理绿色再贴现资金154.02亿元。依托江苏动力及储能电池创新中心等构建关键产品及关联产业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全国首家新能源电池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常州。
勇“碳”新路,常州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创新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双碳领域重大项目实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最优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