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张健成:践行双碳战略,推动多方共赢的低碳转型

文章来源:网易财经ESG碳交易网2024-11-12 15:05

10月29日,由网易财经主办的“2024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主题为“拥抱新时代,碳路ESG未来”。本届论坛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提供专业支持,论坛支持单位还包括中国标准化协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深圳市南山区金融行业协会、Wind ESG、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界、金融机构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基于ESG议题发表重要演讲与深入交流。
 
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绿色低碳运营总监张健成在论坛上表示,蚂蚁集团致力于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产业转型的带动者以及绿色科技的探索者。自2021年起,蚂蚁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制定了碳中和目标,并逐步实现了范围1和范围2运营的碳中和。同时,对范围3的排放进行了全面盘查,为后续的减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蚂蚁集团致力于发挥更大的乘数效应。在社会层面,通过蚂蚁森林项目,蚂蚁集团成功推动了公众参与减碳行动;在小微商家层面,通过提供绿色评级服务,促进了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在供应链层面,蚂蚁集团鼓励供应商共同参与减碳和碳管理,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张健成还强调,蚂蚁集团始终坚信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进步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蚂蚁集团将持续探索创新方案和实践,希望能够与各方携手,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的愿景。
 
以下为现场实录:
 
胡建宇:非常感谢您的分享,结合到企业很先进的实践,尤其是2035年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让我们感觉到非常振奋。
 
下一个问题是给到张健成先生,您是从蚂蚁集团来的,我知道蚂蚁集团一直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去推动产业的发展,推动金融的发展。我看您也是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绿色低碳运营的总监,相信蚂蚁集团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要让自己的运营低碳,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科技或者是投融资的活动推动产业和实体经济的低碳,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蚂蚁集团的实践和经验有什么?
 
张健成:谢谢主持人。
 
“绿色”应该说一直是蚂蚁集团的基因,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努力想做到三个角色:第一是企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第二是产业转型的带动者;第三是绿色科技的探索者。
 
在这三个角色方面,首先第一个是做好自身,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方面,蚂蚁集团在2021年3月份就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公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的目标,第二个月公布了碳中和的路线图,确定了科学论证、减排优先和技术驱动的减碳三原则,现在陆续三年实现了范围1、2运营的碳中和,也连续两年对范围3全部类别进行了全面盘查的工作,为持续往范围3的减碳打下了基础。这是第一重角色所做的工作。
 
第二层是作为带动,作为一个互联网的科技公司要发挥更大的乘数效应,第一是社会公众的带动,第二是经营户的小微商家的带动,第三是能够带动体系内带动供应链共同实现减碳和碳的管理。
 
在公众端的方面,蚂蚁森林今年走过了八个年头,我们已经种下了5.48亿棵真树,这5亿多棵树90%都是种在三北工程的三大战略攻坚区,为我国的生态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也见证了超过7亿的用户,一端是连接在生态保护修复,我们用户超过7亿积极践行着低碳生活的方式。
 
公众方面我们对800万家的小微企业做了绿色评级,其中超过131万家的小微企业拿到了绿色低息贷款的激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带动小微的经营户向绿色方面做转型。
 
从我们自身来说,在采购供应链方面带动供应商,我们更多是采取激励号召的方式,鼓励供应商和我们共同签署ESG可持续的采购倡议书,我们会用绿色积分的奖励措施对它们进行奖励,带动它们共同践行供应链的ESG可持续发展。
 
因为蚂蚁一直希望在科技上推动节能减排的深入,而且很多业务都在数字科技化都是在云端,这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在绿色计算,用在算力扩张的同时,同样的算力需求用更少的服务器和更少算力节约化降低碳排放,这三个层面都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我们一直相信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进步一定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持续在探索希望出现更多蚂蚁的方案和实践,能够和大家一起携手实现绿色发展。
 
胡建宇:谢谢您,刚才您还是集中在对上游的管理,并且这个行业本身有天然的优势,做起来虽然有很大的挑战,但是公司还是努力在做。
 
下一个问题是到张健成这儿,第一轮的时候您就提到了15个类别的范围3你们都测过了,但是您也提到有一个最大的贡献是对下面所有融资的中小客户,如果把蚂蚁定义成一个金融类的企业来讲,范围3的难度我相信要比其他的制造业要难,特别请您分享一下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张健成:我觉得范围3肯定是行业里公认的碳管理的难点和比较难啃的硬骨头,难在三个地方。
 
第一是管不着,因为范围1、2是在控制权内的,而(范围3)这是上下游。
 
第二是拿不到,多种多样的原因上下游的数据获得比较困难。
 
第三是减不下,因为很多减排依赖不是你自己,需要上下游协同来做。
 
就像我刚才介绍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算清楚,摸清家底和这笔账。刚才我介绍的是做了连续两年的15个类别的整体全面的盘查,这个工作最后的数据也是经过了第三方中华联合认证的独立核查,也经过了TUV莱茵的见证,我们非常注重数据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2022年自然年度做盘查时,我牵头我们部门集团内16个业务单元的BU共同参与做这项工作,做完之后第三方的审计是有60%以上的数据拿到了一手的实务数据。
 
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个实践经验,碳管理特别是范围3的管理不是一个部门、某个人的事儿,一定是整个公司多业务相关部门协同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好。刚才富士康的同事和比亚迪的同事也提到,秉承一号位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深切的体会。
 
第二个经验,做这个过程中,因为蚂蚁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100%的业务都是跑在数据平台上的,各个业务部门包括传统的采购都是有数字化底座的,很多排放数据就客观存在于业务系统当中,问题是原有的业务系统是服务于业务,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碳排放这些因素,怎么把这些数据结构化能够接入到碳排放管理的数据平台中。我们建立起碳管理的系统,不断迭代做这项工作。
 
当2021年盘2022年作为基准年的数据时,范围3做了最主要的三个类别,外购的数据中心的服务、员工差旅和员工通勤三个类别是在线数字化,经过几年的沉淀以后,我们逐步完成了三个东西,1.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责建立好,有了组织保障;2.所有业务的董事原来只懂业务,在他的业务领域内能力建设要做好准备。3.数字化的迭代准备好的才能做好这个工作。我第二个感受是数字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碳排放管理的效率和工作的准确度。
 
第三个感受或者是经验,因为范围3是没办法一蹴而就,一步达到完美的,但是我们不应该让完美阻碍向好的脚步,逐步去做,稳扎稳打去做。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开放的心态,我们做的过程中从刚开始三个类别到全面盘查,我们是向行业中非常多的专家,包括头部标杆的优秀企业学习,我本人也是到了很多头部的国际国内的优秀企业,我们交流怎么盘查,标准怎么使用,怎么调动供应链积极性,虽然行业有差别,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开放的,不断精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说到第一点经验就是要持续做这件事情不断提高管理排放数据的颗粒度,提高披露的水平,做好自身的碳的管理之后再有的放矢找到实质性排放的类别,用科技手段去减碳,这是我具体从事这个工作的三点心得。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