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站在建设时要求采样口距离地面高度要在50米到100米之间,这座60多米高的铁塔正好满足要求。”铜川市环境监测站大气噪声监测科科长刘科向记者介绍,租用现成的铁塔,可以有效降低建站成本,缩短建设时间。
想要高效控碳减碳,就得先摸清碳“家底”。目前,陕西省正在织密减碳网络,以多元化手段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
主动创新,快速精准监测温室气体
进入监测站,刘科随手拿起一个用过的白色塑料壳,向记者科普起来。“这个是铁塔上端的采样过滤头,气体是从下端进入,经过U形管路,从上端出来再进入仪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大的颗粒物,以及部分水分。”刘科说。
经过三级过滤,水分、杂质等得到了有效处理,干净的空气进入分析仪器同步进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浓度的分析。每15秒,分析仪器上的三组碳浓度数据会更新一次,实时传输至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每12小时,分析仪器会自动校准一次,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像这样可以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浓度及变化的地面自动监测站,铜川市已有4个。铜川市环境监测站碳监测技术团队运维负责人范仲涛告诉记者:“我们监测的精度很高,几乎可以达到ppb量级,ppb量级就相当于是故宫里的一粒沙子的扰动都可以监测得到。”
作为国家首批碳监测基础
试点城市,铜川市充分发挥陕西省内各领域科技资源优势,针对传统温室气体走航监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了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和无人机高空悬停采样实时测试的方法,利用无人机携带采样器和采样管路悬停于距地面一定高度,使用设置于地面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仪实现了对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快速、高精度飞行监测,大大提高了走航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测得准,减碳措施才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如今,陕西省已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测网络,初步摸清了温室气体浓度及变化情况。
丰富工具,推动大型活动减碳
在2024年“全国低碳日”陕西主场宣传活动上,倡议全社会减碳,全民减碳,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四级主任科员马骏说:“经核算,今年的宣传活动在筹备阶段、举办阶段和收尾阶段共产生4.7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购买
CCER方式,也就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使本次活动实现了碳中和。”
倡导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是近年来陕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新举措。
《陕西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明确,参与人数达500人及以上的大型活动,应通过购买
碳配额、
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
碳汇林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鼓励纳入
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强化节能降耗等措施节余
碳配额,用于支持大型活动碳中和。用于抵销的碳配额、
碳信用、
碳汇量大于等于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排放量时,即可判定该大型活动实现了碳中和。参与人数在50人及以上且不足500人的各类活动、
会议,可通过自我承诺确认实现碳中和。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源头减碳、企业捐碳、林业吸碳等方式实现碳中和。比如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我们就综合运用这三种方式实现运动会的碳中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赵亚军表示。
近年来,陕西省还积极推动
碳排放权交易,林业碳汇,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建设碳普惠
平台等,开展
碳标签评价工作,越来越多的低碳民宿与游客见面。
与此同时,陕西省紧抓机遇,积极融入国家有关“双碳”建设试点工作。当前,西咸新区、商洛市、铜川市已入选国家深化适应型城市试点,西安市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榆林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陕西还通过发布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名单、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为全省经济社会
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样板与示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