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深入推进仍需攻坚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减碳工作逐渐深入,受限于能源结构、技术瓶颈、人才缺口等因素,试点城市、园区减碳工作步入攻坚克难阶段。
地方结构性降碳压力逐步凸显。“随着节能降耗潜力减小,节能减排边际成本正不断上升。”某碳达峰试点园区负责人表示,2022年园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1.44万吨,其中,能源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同比下降10.3%;工业过程碳排放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出现小幅度上升,同比增加2.52%。“园区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电力消费以火电为主,在电力热力需求日益扩大背景下,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压力较大,面临较大结构性降碳压力。”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目前煤、油、天然气等主要一次能源供应均依赖外部输入,长期来看,园区实现“双碳”目标高度“被动依赖”外部电网绿色化水平。此外,园区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进一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降碳的空间有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受
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及市场机制等因素制约,光伏、风能、天然气等
清洁能源在本地的推广困难较大,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较难改变。”榆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榆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化工是榆林的核心产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化工产业链安全,近年来榆林推动布局了一批能源化工重点项目,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存在较大挑战。
绿色产业整体能级偏弱,企业积极性有待提升。记者在北方某碳达峰试点园区采访了解到,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分散在煤炭、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龙头企业及科技型企业数量少,产业集群度不高,产业发展能级偏低。园区内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缺少核心技术,生产长期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竞争力相对弱,对外依赖度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一名参与地方低碳园区建设的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入驻园区的企业减碳积极性不高。“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技术成本越来越低,产出效益越来越高,但对企业来说,降低能耗成本仍然较高,部分企业缺乏积极性。”
技术创新、配套机制与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短板,亟待补齐提升。技术创新方面,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试点城市、园区的高层次绿色产业创新资源相对匮乏,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机构仍较为落后,试点区域内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的应用仍然不够充分。
配套机制方面,据了解,不少试点区域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
价格、金融政策尚不健全,
碳金融、碳排放权补偿抵消机制等有待完善。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碳排放监测设施方面,某碳达峰试点园区负责人认为,打造碳达峰试点园区的重要环节是对园区内企业碳排放进行有效监测,但目前的监测系统建立还不完善。“企业不会自己投资让监测手段成为对生产的制约。目前,在技术手段、设施设备等方面,政府投资仍不到位。”
人才储备方面,包头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碳达峰、
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人才严重短缺,碳排放核算、核查、信息披露等方面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碳排放监管工作的需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