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全球治理面临多重挑战
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论述高瞻远瞩地点明了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然而,受限于各国在碳中和技术、政策、认知和行动等方面的较大差异,碳中和全球治理面临多重约束和挑战。
一是技术挑战。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研发更加高效和低碳的清洁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技术、碳捕捉利用与储存技术等。这就需要各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而降低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政策挑战。碳中和全球治理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各国应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重点,加快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经济政策,助力
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推动全球
碳减排工作同时面临多边主义、局部冲突等不确定性风险,这就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
碳税等措施,推动建立碳减排多边机制,加强碳中和领域的国际合作。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约束。实现碳中和目标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和资源调配,对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国家需要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道,由此导致碳中和全球治理的步调难免不一致。同时,全球贸易和能源
价格波动等经济因素,也对碳中和全球治理带来一定压力。
此外,各国社会认知和行为改变的差异性也是一个重要挑战。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同时需要适应和克服不同发展阶段人群的行为偏好差异带来的影响。只有全社会大多数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并愿意付诸行动,积极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提倡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有可能在面对碳中和全球治理时化挑战为机遇。
共同构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碳中和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为携手应对碳中和全球治理挑战贡献了中国方案。
第一,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碳中和行动计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已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部署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不断夯实统计核算、标准计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基础。
第二,中国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投入,在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通过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同时,大力推动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等领域发展,普及推广绿色生产和
低碳生活。特别是在
新能源领域,中国大力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第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挑战。近年来,我国先后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推动碳减排国际合作等倡议,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使命。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重大灾害和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和应对碳中和全球治理挑战贡献中国力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全球治理主要挑战与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研究”(23&ZD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