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金融主要是指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以金融手段去支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中国,
绿色发展概念已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特别提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支持“
碳减排”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与之相关的转型金融也成为绿色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一是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继续维持较高增长速度;二是绿色金融中和“碳”相关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业本外币的绿色信贷规模余额约27万亿,
绿色债券余额约超3万亿,均全球排名第一,
绿色债券约有1000亿和“碳减排”“
碳中和”直接挂钩,发展速度较快。此外,和绿色主题相关的公私募及保险类产品,在过去也发展迅速。
总体来看,目前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相对完备,机构体系较为丰富,各类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同时市场体系也日渐多元,为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在减排的背景下,转型金融已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广义的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严格意义上,是包含转型金融和“双碳”相关的部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区别主要在于,狭义的绿色金融聚焦绿色产业和项目,在实践中,绿色债券及绿色信贷都需要按照相关目录进行操作。这些目录中所包含的绿色产业和项目,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算高。但对国家而言,绿色发展战略并不只局限于绿色产业的发展,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特别是“减碳”)也包括高排放行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而且对于实现减排目标来说,推动高排放行业的低碳转型更显重要。
从国家发展来看,需要平衡好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碳达峰”不是“碳冲锋”,要在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逐步降低碳强度,这意味着需要对高排放行业有序实现低碳转型提供支持。支持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不属于狭义绿色金融,而应归于转型金融的范畴。从发展的逻辑来讲,转型金融是前期狭义绿色金融发展的延伸,是新时代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从支持对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看,转型金融的潜在规模要远大于狭义的绿色金融。
目前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已非常完整,我认为下一步提升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扩大原有工具范围,政策工具要进一步扩大,在监管层面,现有的监管体系已非常完善,考核激励办法也已具备,应继续推动落地和实施。此外,制度的完善非常关键,目前支持激励的制度较多,约束制度较少,“碳减排”是要进行相关约束的,约束能帮助融资人真正实现减排目标,所以需要完善制度,加入约束条款,并在具体执行当中,当成
履约条款的一部分,在司法上得到尊重,这需要一整套制度的完善。其次,还需要完善标准,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之后就有了对比参照物,标准不光是内部要统一,外部在国际上要有可比性,所谓双向制度开放,一定程度上是要跟国际进行可对比,实现“内部统一、外部对接”,未来在标准层面上还任重而道远。
同时,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较为严格且透明度较高,未来,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统一,例如披露范围、披露主体对象、披露内容等,今后不同类型产品应有可比性,例如信贷披露内容、债券披露内容和股权披露重点内容核心应保持一致。二是披露范围,披露是一种责任,一旦披露,机构便要承担相应责任,就会愈加重视,尤其是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强约束,这就会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约束。三是披露信息的运用,信息披露的好处在于披露后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公开数据,中介机构等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多元化加工,生成更有价值的内容,为投资人提供更多服务,形成正向循环,市场约束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便是专业能力的缺失,尤其是“碳减排”领域,“碳减排”要实实在在考察信贷过程,需要实际产生减排效果,包括“碳中和债券”或“碳挂钩减排债券”等都有严格要求,这对金融机构提出了较大挑战。例如,精准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要求可核查、可验证的,但银行如何去核查验证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其中产生了跨界,财务
专家需要变成产业
专家,且面对多个产业,每个产业或行业的逻辑均不同,需要有不同行业的业务专家,这时候就面临很大难题。
债券市场也是同理,中介机构承担了很大责任,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提升能力,这其中也意味着对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的需求是巨大的。债券市场存在众多投资人,需要做大量调查工作,亟须高质量的中介服务。如何保证中介机构站在投资人一边而不是发行人,机制设计至关重要。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难以避免花钱买评级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级和实际表现出现很大差异。投资人付费模式理论上很好,可以解决此问题,是较好的探索,但探索仍需要过程。中介对市场发展至关重要,从长远看,投资人付费模式的方向有助于市场更健康发展,有助于引导中介行为至正确方向。
注:经授权,根据中债资信《对话·中债》访谈内容整理成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