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质量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人工林面积1.3亿亩居全国第一位
■2022年
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近两番,截至今年10月全区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0万辆,建成充电桩超15万个,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
■
清洁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累计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267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
■2021年以来累计创建国家
绿色工厂49家,累计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红树林面积超14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12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广西持续深入实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广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4年全面达标,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居全国前列;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连续5年均在96%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10年保持为优并稳居全国前三,漓江保护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九洲江治理成为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治理典范;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
广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截至2023年10月,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151万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8.8%。清洁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累计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267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项目3号机组投入商运。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步伐,推进南宁抽水蓄能、首批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10月,并网投产储能装机超60万千瓦。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基础。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近两番,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广西模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2021年以来,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9家、绿色工业园区4家、绿色设计产品10种。累计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多措并举,重点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抓好重点工业领域清洁生产,推进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5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
试点。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努力将平陆运河打造成为绿色工程。推进运输工具和装备低碳转型,截至2023年10月,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60万辆,建成充电桩超15万个,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持续提升。持续提升生态系统
碳汇增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国土科学绿化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等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强化漓江、西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和北部湾海域等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区人工林面积1.3亿亩,居全国第一位;红树林面积超14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