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访华期间,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举行了漫长详细的会谈。中方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双方应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着眼大局。
气候变化博弈的背后是能源及
碳排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
绿色低碳和
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国家发改委
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回潮,东西阵营对抗明显,在此背景下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新的风险要尤其注意。
在刘满平看来,矿产资源风险升高要尤其注意。我国虽然在
新能源矿产资源上拥有优势,但也不是所有的矿产资源都能自给,像锂、钴之类的小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很高,而且这些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
近年来,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从2020年9月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到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再到今年7月超2000万辆,发展速度之快,令全球瞩目。而电池的原材料锂,则需要大量进口。《2022年中国锂产业报告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从国外进口锂辉石精矿约284万吨,锂行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约为55%。同时,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基础锂盐产品产量(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等)折合碳酸锂当量为63.1万吨,同比增长31.46%。其中碳酸锂产量为39.5万吨,同比增长32.5%。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行业新增规划、投产产能超过220万吨。2022年,我国利用电池回收生产的锂盐产品约为4.3万吨碳酸锂当量。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
行情况时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54.5%、53.1%,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61.6%。
刘满平认为,传统能源能作为对抗的武器,未来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设备、组件照样也能成为对抗武器的风险也要格外注意。考虑到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组件在全球的绝对优势,未来不排除西方国家抱团,搞产业脱钩或替代,进而导致国内产量过剩。
7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分领域监管和跨领域协同监管,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要深化油气储备体制改革,发挥好储备的应急和调节能力。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随着大国博弈竞争加剧、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加大,油气安全重要性得到提升。
“油气是当今全球可标准化、规模化交易的大宗商品,如果我国油气进口下降,新能源出口优势又明显,国际贸易顺差将会增大,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或纠纷,这个风险同样不能忽视。”刘满平进一步表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