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 杜祥琬院士:碳中和是里程碑但不是终点,八大抓手实现“双碳”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中国环境2023-06-05 22:24

“通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 产业支撑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作“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主旨报告,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八大抓手。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杜祥琬认为,通过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已达峰地区排放不再增长、排放处于平台期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以及钢铁、水泥行业率先达峰等,并在此基础上,持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进程,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可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至约26亿吨CO2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控制在约20亿吨;碳移除总量(包括森林碳汇)达到月26亿吨CO2当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相当。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当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正深刻影响全球的价值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我国已进入高排放国家行列,而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还将驱动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增长仍有一定压力。目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等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杜祥琬指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对此,他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八大抓手: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以产业机构优化升级为重要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二是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和基础。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持续推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安全平稳向非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杜祥琬认为,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常讲的“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这一描述忽略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特点,需要根据最新实践和研究数据,完整准确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为我国能源转型奠定准确的基础认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随着自然资源、技术能力、成本下降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将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最后‘担当大任’。”杜祥琬表示,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总量的1/10,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基础是丰厚的。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他还补充道,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要提高自给率,“身边取”+“远方来”,首先是“身边取”。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天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的专家分别计算得出同样的结论:1KWh的电力,东部自发电的成本比西电东送的成本低。中东部地区建设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可以成为能源的“产消者”,自发自用、寓电于民,也可与集中式电网互动,不光要做能源的消费者,也要成为能源的生产者。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三是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妥实现电力行业净零排放。一方面,稳妥推进煤电减量,如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实现存量煤电安全有序地清洁利用,平稳过渡到存量替代阶段。另一方面,储能助力新能源消纳与稳定,近期可着力发展抽水蓄能,保证电力平衡和系统惯量,中远期可大力发展电化学、压缩空气、制氢、飞轮等多类型新型储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消纳新能源,如建立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及辅助服务市场,完善电力预警机制,利用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技术辅助新能源消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传统能源体系很难同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与‘绿色低碳’这三个目标,常常被称为‘能源不可能三角’。但安全可靠是对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同时经济可行的能源才会得到社会接受,而绿色低碳是能源转型大方向,所以‘双碳’呼唤的新型能源系统必须逐步做到满足这三个目标,使之成为‘可能三角’,才是高质量的能源系统。”杜祥琬表示。
四是以电气化和深度脱碳技术为支撑,推动工业部门碳排放有序达峰和渐进中和。通过产能控制、工艺升级、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工业部门有望2025年左右整体实现达峰,峰值约79亿吨(钢铁、水泥行业“十四五”期间达峰,石化化工行业2030年左右达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五是通过高比例电气化实现交通工具低碳转型,推动交通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能效提升、结构优化、燃料替代,交通部门2030年—2035年期间达峰,2060年碳排放控制在2.2亿吨—7.4亿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六是以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为重点,实现建筑用电用热零碳排放。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与延寿,倡导节约优先,避免“大拆大建”,加强建筑节能改造,突破和应用新技术。如大力推行电气化,重点发展“光储直柔”新型建筑配电系统、以屋顶光伏为基础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以及电动车智能充放电系统。清洁供冷供热技术,如核电余热的水热联产、跨季节储热和电热泵等技术,尽早完成清洁低碳供暖替代散烧煤。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七是运筹帷幄做好实现碳中和“最后一公里”的碳移除托底技术保障。2060年全国仍需排放26亿吨CO2当量温室气体,需通过碳移除技术等实现碳中和。例如,多措并举发展碳汇和碳移除技术,大力发展林业碳汇、碳捕集与封存CCSCCUS、二氧化碳驱油等技术,到2060年可实现年碳移除26亿吨。加快制定碳移除行动方案,加大碳移除技术攻关和产业培育力度,推进碳汇和CCS/CCUS工程集成示范工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八是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建立健全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的战略、规划、政策和行动体系,完善碳交易制度。如促进低碳产品价值转化和碳资产价值实现,不断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等激励机制,培育全社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中和只是一个里程碑,但它不是终点。人类社会还要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能源的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可以更好理解‘双碳’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杜祥琬表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