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
农业碳达峰应对策略
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初级阶段决定了农业生产系统的基础设施、生产资料、生产设备、能源及科技等还要持续加大投入,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 在农田利用方面,在发挥高标准农田的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优势。
2. 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发展农业生产环节机械的智能、物联、网联、信息、精准、“3S”、高效、电控、节能、绿色等。
3. 在农业农村能源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空间优势,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太阳能、水能、风能、沼气、秸秆与地热等多能互补及发电技术。
农业碳中和应对策略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匮乏、区域差异大、农业产业水平低、农业经营模式多样等决定了农业碳中和任重道远。
1. 保护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倡导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近半个世纪,我国增加 10 亿计的树木,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23.04%。
2. 预防陆地与海洋污染。我国正处于全产业上升期,易发生态环境污染。海洋吸收人为排放 CO2 效能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已损失 31%。
3. 开展区域水资源调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碳中和发展,尤其西北地区。
4. 加大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力度。我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密度是欧盟平均值的 70%—75%。
5. 发展海洋农业。科学规划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吸收 CO2 和发挥渔业碳汇潜能。我国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蓝色固碳量约相当于 10% 的碳减排量,目前海水养殖面积仅为 204 万公顷。
6. 升级改造农业生态系统碳中和功能。从农田划出或配置一定面积的林地、湿地、草地与水塘,构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7. 加大农产品减损力度。我国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 12.3%,蔬菜和水果采摘后平均损耗率高达 25%—30%,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 170万—180 万吨(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
8. 科学利用生产生活垃圾。
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应对策略
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国家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驱动体制机制,以管理、科研、产业到应用的全链条推动模式,打造适合国情的“双碳”科技创新体系。
2. 攻克长期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的肥、药、水、能、机等核心技术,提升生产与利用效率。
3. 研发以生物碳为基础的新型材料,全面提升碳汇-碳源管控水平。
4. 探索生物碳深储技术,在百年尺度以上建立碳中和技术体系。
5. 加强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普,树立“双碳”农业发展理念和强化“双碳”农业发展意识,助推低碳农业转型发展。
6. 建立大气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传统生态文明向大气生态文明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结 语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是“双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坚实的支撑作用。农业碳达峰、碳中和面临较大挑战,需要国家管理政策引导,需要科学技术支持,需要更多的民众参与。农业碳达峰需要在生产资料与生产装备方面升级换代,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快步伐。农业碳中和需要在生物圈保护、污染防治、区域水资源配置、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减少浪费与垃圾处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要在体制机制、生物碳基材料开发与深储、法律法规,以及大气生态文明等方面深入研究。
杨世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和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生态、农业环境和农业清洁生产。
文章源自:
杨世琦, 颜鑫.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视角下我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3): 435-443.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509005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杨世琦* 颜 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