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工商联获悉:全国工商联近日首次出版发行了《中国民营企业
绿色发展报告(2022)》,以全国10623家民营企业填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公开信息梳理总结了2021年度我国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污染减排、节能降碳、
绿色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和典型
案例。
调查显示,约九成民营企业对“两个正面清单”政策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认同度较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有62.6%的民营企业入驻当地工业园区,受益于环境治理
托管服务模式,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其中,有色、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民营企业入园比例更高,分别为83.3%、78.4%、71.9%。
各地积极开展节能降碳行动落实“双碳”目标,重点地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调查显示,约30%的民营工业企业编制过“碳达峰、
碳中和”路径相关实施方案,53.5%的高耗能行业民营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节能降碳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应用减碳技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曾表示,低碳转型面临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因低碳政策和低碳项目实施产生的直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实施低碳转型路径可能产生的间接负面影响。绿色低碳转型将重新定义资产价格,重塑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例如,对发电企业来说,
新能源发展趋势下,公司煤电设备的估值可能会下降,甚至成为沉没成本。而实体行业资产估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及投融资行为,“碳中和”将重构企业竞争规则和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要量化评估这些风险对企业、经济、财政、金融体系的影响,减少高碳资产的风险敞口,进而有效地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这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在资产评估、
会计准则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去构建。”刘尚希表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