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投资创始合伙人葛勇:数字技术需要在碳中和相关场景重度深耕

文章来源:零壹智库碳交易网2022-06-12 09:56

2022年6月10日,由《陆家嘴》杂志、零壹智库主办,北京文投基金联合主办的“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数字技术涌现与投资革新”在线上召开。会议邀请经济学家、母基金、创投机构、产业资本、新独角兽企业、数字科技企业,共同探索数字科技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促进数字科技领域投融资活动,助力数字科技企业顺时而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提供技术指导,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专委会、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蓝色方略提供技术支持。
会上,绿色创业汇发起人,绿叶投资创始合伙人葛勇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与零碳社会的投资机遇”的演讲。
开篇,葛勇对碳中和的两大技术路线做出介绍。
一个是减碳,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碳又能够分成两块。一是能源替代,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二是节能与能效提升,体现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农业减排、绿色消费领域。
一个是固碳,即将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起来进行利用。固碳也能够分成两块。一是CCUS(碳捕捉、存储与利用技术),这里面又分为碳封存和碳利用。二是森林碳汇,即植树造林,通过种植更多的树木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在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及数字经济进入展开期的双重大背景下,绿色低碳的发展过程既有不变,也有变化。
葛勇从以下五个点对碳中和的不变之处做出解析。
第一,碳中和行业相关的属性。碳中和行业最核心的属性是强政策驱动型产业,这一属性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第二,行业周期。数字技术出现后,碳中和的行业周期确实有适当的缩短,但其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第三,技术发展特点。碳中和相关技术作为新的技术,有转化率低、成本高的特点,还需要在性能上不断优化。
第四,产业链现状。碳中和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绿色低碳创新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第五,“新用户”“新市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技术和市场都是比较新的,因此用户和客户也都是比较新的,这是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于变化之处,葛勇从以下三点做出介绍。
第一,技术创新需求的不断提升。需求既来自于产业端、也来自于消费端,绿色低碳技术贯穿于行业整体发展过程。除了改良性技术,颠覆式技术,或者替代式技术带来的投资机遇和产业升级机会更大。
第二,底层通用数字技术的叠加展开以及向各行业的渗透。数字展开期,指的不只是互联网,还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一系列的技术,同时其他领域的技术,像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技术等。不同领域技术的叠加正向各个行业渗透。
第三,技术加速融合创新:不再是单点突破,更强调一组技术形成的多个应用方向。例如,高校生物系学生用人工智能的AlphaFold做分子筛选,加速药物的研发。学农业的学生在研究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在识别杂草,识别病虫害。
在谈到数字技术如何有效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葛勇对农业案例做出分析。
在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是农业污染,而不是工业污染。目前,国内农业整体数字化的渗透率只有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36%。相较工业4.0概念的提出,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在1.0和2.0。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底层技术为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提供了很好的溢出效益,但离真正的农业数字化还差得很远。
葛勇提到,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信息化推动,更多是一些数据的横向展示,缺少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和应用。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农户提升作物品质、产量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数字解决方案。葛勇还以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年中发布的中国茶叶碳中和报告中的案例来举例说明,数字技术是如何在帮助茶农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结果显示,通过帮助用户做精准的灌溉控制,达到了节水量50%,节约电费50%,节约肥料40%;通过病虫害模型预测,控制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35%;通过实时预警功能,以及快速启动预案,避免热害、冷害、干旱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减少了霜冻损害100%;同时,这一套物联网的设施减少了农民人力的投入95%,同时每亩平均年增收7500元。
通过案例,葛勇表示,在碳中和以及数字技术展开期背景下寻找投资机遇,我们需要关注把数字技术与碳中和实际需求,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真正应用到行业里的企业。
最后,葛勇做出结语。技术创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开发和引入的速度和数量,而在于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需要尽早大规模的推动数字技术在碳中和相关的各个垂直细分应用场景的重度深耕,用数字技术去解决产业真正的难题,而不只是披上一层“数字的外衣”。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