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双碳人才,高教变革需跟上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王元丰2022-05-26 08:47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几乎同时,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所谓大学影响力排名,就是评估大学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努力,包括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能源使用情况和应对气候变化后果的工作。这说明,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在培养“双碳”人才方面,高等教育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高等教育需要实现教育理念的重要变革。培养“双碳”人才,不只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还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教育发展的方向性变化。当前我们的大学还是按照过去工业革命发展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教育部文件也提出要“实施面向全员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责任教育”。因此,面对碳中和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回应人类气候危机对大学提出的重大时代要求。
 
  第二,高等教育需要实现教学思想的重要变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培养 “双碳”人才,就是在能源专业领域加大力度,或者在储能和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金融碳交易这三个“双碳”人才短缺领域去搞教育。实际上,碳中和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因此,大学的“双碳”教育几乎与每个学院和专业都相关,不是增加几门课、开设一两个挂上“双碳”名字的新专业、设立一般的碳中和研究院就能完成。相反,这需要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其中一项基础工作是要把培养学生的“气候素养”和“碳中和素养”,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应当要做好碳中和的通识教育。《2020年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显示,年轻学生接受气候教育的渠道有限,只有19%的人受过相关教育,学校教育应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此外,高等教育还要尽快推动碳中和的相关学科建设。碳中和工作不仅是能源领域,工业、交通、建筑、农业、金融、法律等领域都要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上实现转型发展,因此在教育上,每个专业和学科都要基于碳中和要求,更新教育内容,做好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另外,碳中和是“新能源系统+”模式,各行各业都要叠加新能源发展。因此碳中和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做好碳中和交叉学科发展,是“双碳”教育的一篇大文章。
 
  第三,高等教育需要教育方法的重要变革。谁来培养“双碳”人才?用什么手段加快培养“双碳”人才?目前大学的师资条件难以满足“双碳”教学工作要求,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等新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经验。芬兰利用MOOC推动了让1%的人口接受培训的免费计划,对于“双碳”教育,同样可以利用MOOC克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双碳”教育的产学研合作非常重要。大学可以多请产业界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研究生。另外,国际交流合作也是“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国际先进高等学校学习,利用国际“双碳”教学资源,与国外高校共同开展研究,这既能改进“双碳”人才培养质量,也能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
 
  第四,高等教育需要校园运行管理的变革。大学自身也要成为碳中和的践行者。由于校园中人员很多,拥有大面积的教室、宿舍和实验室建筑,大学一般也是当地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面临作为机构节能降碳的要求。此外,大学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校园场地,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太阳建筑等方面,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让学生在校园就能切身体会到“双碳”的先进实践。
 
  总之,高等教育做好“双碳”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人类面对气候危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使命。大学需要在教育和教学理念、思想变革的指导下,通过系统谋划、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作者是中国战略发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