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国家碳中和的态度
包括俄罗斯、中东国家在内的欧佩克主要油气出口大国认为,国际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将严重威胁油气出口国的经济支柱,进而影响社会及国家安全。但在全球减排大趋势下,也不得不提出本国碳中和的目标,起码要做做样子,给国民交差。
印度认为,碳中和目标政治意义大于实际,印度总理莫迪在COP26期间提出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东盟大国印尼一方面提出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不会以牺牲经济为前提追求更为激进的气候目标。
拉美国家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和秘鲁等中型经济体,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态度积极。但大型经济体则态度消极,巴西曾一度扬言要追随特朗普退出气候协定,阿根廷和以委内瑞拉为首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则坚持要保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率先采取减排行动。
“碳中和”的未来一定和强权崛起并行,它是小区域内的政治选择,然后再放大到全球范围,去建立全球化通行的游戏规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产品“
碳足迹”征收不同的“
碳税”。具有低碳生产能力的国家,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掌握像“石油美元”一样的主场优势。
2021年7月,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碳交易所——上海碳交易所。截至2021年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8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70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93亿元。我国
碳配额现货交易量是同期欧盟碳市场的4倍,韩国市场的18倍,位于全球主要碳市场首位。美国虽然很早就建立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但已停运很久,其区域性的碳交易市场发展还不是很积极。
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将依然以煤炭为主导。2021年,中国每年消耗天然气达3600亿立方米,伴随中国“双碳”工作的推进,对天然气的需求每年以10%-14%的速度递增。与英国长期依赖于现货市场“捡漏”式购买截然不同,中国进口天然气主要依赖长期供货合同,早在2014年中俄两国就以0.35美元/立方米的价格订立超过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同。2021年12月中国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比11月大幅下降45%,与欧洲市场形成巨大反差。
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放心。传统能源逐步退出,是需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的基础之上的。为尽早达成“双碳”目标,我们的能源企业也要加快研发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改革目标引导技术发展,以科技成果实现低碳用能,逐步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碳中和”绝不仅仅是为了能源转型这么简单,也不单单是爱护地球的
低碳环保这么幼稚。毕竟人类毁灭不了地球,最多也就是自毁前程。所以,即便欧盟“碳中和”玩崩了,中国一样会继续推进,为人民币的崛起添砖加瓦。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