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推动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文件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李泽伟2022-03-31 09:27

3月30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关于本市2021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到,2021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各项大气污染物协同改善,首次实现主要污染物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将推动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确定重点领域减碳目标任务,推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低碳转型。
 
去年首次实现主要污染物
 
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报告》提到,2021年,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和臭氧(O3)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各项大气污染物协同改善,首次实现主要污染物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78.9%;重污染日8天,同比减少2天。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空气质量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2021年,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达到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00个考核断面(含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70%,无劣Ⅴ类断面。
 
此外,本市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项目108个、区域性市场12家。拆违腾退土地3316公顷,强化“留白增绿”,增加绿色生态空间。出台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实现小米产业园等61个投资过亿项目新开工。
 
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优化机动车结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68万辆,累计淘汰国三排放标准汽油车近11万辆,国五及以上车辆占比超70%,车型结构全国最优。
 
同时,全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维护首都生态环境安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发布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着力保护重要生态屏障。细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约束。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制定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纳入资金分配测算范围。
 
推进冬奥会碳中和实践
 
冬奥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报告》介绍了2020年报告审议意见处理情况,2021年4月1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
 
针对相关问题,本市强化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治,深入落实绿色办奥理念。深化大气联防联控,连续五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加强重污染监测会商、联合应对。深化水环境联保联治,研究制定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探索建立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执法联动机制,联合查处交界地区环境问题。
 
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封山育林25万亩。出台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一方案三清单”,积极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入落实“绿色办奥”理念,践行冬奥会可持续性承诺。推进冬奥会碳中和实践,冬奥会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场馆用电由绿色电力保障。利用光伏和风能发电、林业碳汇、多方贡献等方式,积极兑现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赛事期间精准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会同周边8省(区、市)严格实施烟花爆竹禁售禁燃禁放以及临时性精准管控措施,冬奥会期间全市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奥运蓝”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称赞。
 
今年将推动出台碳达峰
 
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
 
2022年,本市将推动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确定重点领域减碳目标任务,推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低碳转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做好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承建。开展减污降碳技改试点,推进低碳区域、园区示范,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低碳技术开发研究。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本市将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实施PM2.5和O3协同治理,开展NOX减排和VOCs治理专项行动,强化移动源、生产生活、扬尘等重点领域精细化管控。深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出台节水条例,深入开展“清管行动”,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和水生态修复试点,完成第三轮城乡水环境治理。加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地齐抓共管,继续深化耕地分类管理、细化果园用地分类管理,强化受污染建设用地全过程环境管理,加强未利用地监管。
 
此外,突出整体保护,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印发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优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连通性,确保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圆满收官等。
 
本市将突出区域协同,深化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完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联动;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联保联治,完善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深化区域联动执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