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成都举措 从绿色大运到
碳中和场景的频频上新#e#
事实上,碳与衣食住行各方面息息相关,意味着“双碳”目标实现不仅取决于宏观政策制定和技术变革的推进,更需要每个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进来。
何锦峰认为,
碳交易是为了唤醒大家对碳资产价值的认识,及对碳资产或者环境空间容量有限的意识,以推动人们进行非利益的主动减排。
他提到,最近广为称道的减排行为就是贯彻“绿色办奥”理念的
北京冬奥会。大会建设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了
绿色建筑标准;构建低碳交通体系,节能和
清洁能源的车辆在所有车辆中的占比约在八成以上。最终实际产生的必要碳排放,也通过我国企业捐赠的碳资产进行了碳中和抵消。
目前,我国大型活动赛事普遍采用碳中和的做法。成都大运会于3月18日迎来开幕式倒计时100天,据何锦峰了解,成都已做好准备迎接大运会,办赛各方面都将学习“绿色冬奥”的经验。
不仅如此,其他社会主体也积极参与碳中和的相关工作。以成都为例,何锦峰透露,在四川环交所的碳中和
平台上,人们自发的各类碳中和活动场次达100多场,整体碳中和量已经超过了2万吨。目前,成都碳中和场景已拥有
会议、展览、大数据中心、园区、景区、音乐会等,甚至包括婚礼碳中和。
这些做法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陆续在整个四川范围推广开。何锦峰特别提到了一组关于碳中和的数据:《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7月,全省已实施社会活动碳中和98场(次),参与人数超过8621人次,抵消温室气体排放4828.9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00万人停驶小汽车1天产生的排放。
洪乐总结,我们总体任务是要建设“双碳”目标下的和谐社会,能够让大家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绿色、美好。在这个过程当中,既需要以利益为驱动的一些交易机制来推动,也更需要从各国到企业、个人,协作起来,逐步实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