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路径
“我国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实施路径是要落实两个构建,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智慧能源、清洁高效低碳零碳等5个主要特征,以及超导输电和新型综合输能技术等10类关键技术。基于非化石能源100%转化为电能消费的设定,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CO2排放均可实现2030年前达峰,2035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超过装机总容量50%,2045~2050年间风电光伏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50%,206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总量86%,发电量占总量69.2%,化石能源发电基本清零。
对于“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认为,需要优化从当前状态趋于目标状态的实施路径,能源领域首当其冲。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火电令电力系统的枢纽角色将更为突出(物理元素),大规模交直流线路及电力电子装备入网使得动态行为越加复杂(信息元素),大规模新型复合涌现以致辅助服务与需求侧参与问题更为紧迫(社会元素)。薛禹胜提出,能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E)的三维框架,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及能源转型路径优化的框架。他认为,需要在CPSSE框架下考虑环境、技术、经济、社会、行为等的影响,还要加快建立能源风险防御机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周孝信指出,我国能源电力转型路径选择围绕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五个方向,并通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发电量中比重等5项核心指标考核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周孝信称,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并提出“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EPU)”设想方案。它既可生产除电外各种
绿色燃料,又能以其高灵活调节能力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期望能作为火电低碳/无碳转型路径方案的一种选择。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能源企业纷纷行动,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引领。主要能源电力企业积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研讨新型电力系统路径,加大力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能源电力企业积极储备战略新兴技术,在储能、氢能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引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