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热潮下的冷思考——多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行动,少些漂绿投机喧哗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张文斌2021-05-12 20:52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同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自去年我国向世界作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以来,中央高层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持续推进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全国上下,从政府、企业、学界、业界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资本市场热炒碳中和概念,香港上市的建筑商比速科技直接更名“中国碳中和”( 1372.HK)。
 
但面对碳中和热潮,我们更需要的是清醒认知和冷静思考。
 
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原理,追溯到19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热的解析与热传导理论创始人约瑟夫·傅立叶1824-1827年提出的“温室效应”理论及爱尔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约翰•廷德尔1859年提出的全球变暖理论;工业革命以后,罗马俱乐部等社团与智库组织较早地意识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增长极限问题,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创立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990、1995、2001、2007、2014年先后发布5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6次报告受新冠疫情影响尚未发布。       
 
IPCC报告推动了国际气候谈判,催生199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中国自始积极参与其中,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者和积极推动者,在可再生能源及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等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的积极贡献者,得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认可与称赞。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与碳排放国,2020年能耗50亿吨标煤,煤炭消费比重57%,单位GDP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1倍,能源效率还比较低,碳排放量100亿吨,超过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碳排放总和,中国GDP是美国的70%,能耗是美国的150%,碳排放是美国的200%,碳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梅德文,2021),能源与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任重而道远,必须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和产业行动,明确科学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真抓实干才能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绝不是少数几个媒体学者脱离国情实际,大跃进式的狂躁或键盘侠与飘绿投机喧哗者,所以为的坐在办公室敲敲键盘,碳交易碳市场,轻松就可以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世界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累积排放差别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国际法领域,达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等政治框架与政策共识,但应对气候变化在减缓、适应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产业技术进步和行动细节上,进展缓慢。人类认知还在不断更新进步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管控与排放实体检测、确认计量、信息披露、报告及监管等,宏观与微观两张皮,世界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大的“公地悲剧”。
 
周小川在“30/60目标的实现路径和经济金融影响”研讨会指出: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几项重要指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四个目标中,有两个涉及2005年的基础数据,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多数机构认可并使用的数据是100亿吨,而2005年并没有官方或权威数字公布。讨论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数据计量和定价的基础之上。
 
人类管控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美国主要采用实体连续在线监测系统 CEMS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实测方法,中国主要采用物料核算法,而欧盟则是物料核算法和 CEMS 兼具。目前,我国 CEMS 系统主要用于常规污染物(粉尘、颗粒物、NOx、SO2及VOCs等)有组织排放检测与计量、报告,而非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及NF3等)连续在线监测、计量与报告。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碳中和)2012年在参与应对欧盟航空排放交易战中,发现欧盟航空减排交易指令及温室气体管控技术体系,存在总量管控与实体检测实际上还是两张皮的缺陷,提出了国际航空业减排交易机制碳信用补偿与抵消方案。该思想及相关政策建议在其后被中国及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2016年10月10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9届大会批准碳中和方案,191个成员国同意实施全球航空运输业碳中和方案及减排计划(CORSIA);此外,我们总体上采用欧盟技术路线,但系统架构克服其宏观与微观两张皮的技术缺陷,在完全独立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开发碳中和温室气体总量管控与实体连续在线监测系统CBNS(carbonneutral System,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11年我们已注册CBN商标),并于2012年3月在《应对欧盟航空排放交易战,中国应参与国际碳市场规则制订》等相关专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碳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权益流量表等温室气体总量管控与实体连续在线监测的思想,其后,我们对总量管控与实体排放监测、确认计量与报告等技术创新方案不断进行开发完善。
 
(相关链接见http://cdm.ccchina.org.cn/Detail.aspx?newsId=2367&TId=1)
 
3月18日,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了《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三项研究成果,提出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系统方案,报告提出到2030年碳达峰时,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要达到67.5%,2060年实现超96%的电源装机和发电量由清洁能源承担,其所给出的方案是——电能替代技术,即电热、电动、电制氢等电制燃料及原料技术,凭借大规模电气化改造,2060年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4%、81%、79%。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6%。以特高压电网引领,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2030全国48%电力将由太阳能、风能提供,2060年中国煤电装机将全部退出,工业领域将以电能主导辅以氢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9亿,替代率超90%。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电力部门勇于担当,在光伏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发电和能源互联网、特高压、大电网等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双替代”、“双主导”、“双脱钩”才有了坚实基础和坚定底气,电力部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在很短时间内提出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展现了责任担当和碳中和的带头风范。
 
我们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国家战略,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科学评估、切合实际稳妥推进。电力部门所提出的电制氢等电制燃料、原料技术及工业领域以电能主导辅以氢能的方案,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深圳碳中和在工业生物燃气替代石化能源领域十几年的产业技术进步与实践及工业领域实际状况,不支持电力部门提出的工业领域电制氢能源替代与供应方案。
 
在当前形势下,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是非常及时和英明的决策。
 
电制氢等电制燃料、原料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产业化工程技术实践验证,工业领域以电能主导辅以氢能的方案更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产业化工程技术实践验证。我们在工业领域“双替代”“双脱钩”十几年的产业技术进步与实践,提供了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案,可能比电制氢方案更具有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
 
人类对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经历了三代技术,农村传统的烧火做饭取暖是第一代技术,能源利用效率平均13%左右,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所探索践行的生物燃气技术也属于第一代技术,由于沼气池不可控,需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生物能源转化利用效率;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如凯迪电力)或直接燃烧供热(如迪森股份)技术是第二代技术,能源利用效率30%以下;深圳碳中和经中国科学院计字[2010]211号文批准,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选择了高技术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最艰难的技术路线,即生物质气化第三代技术路线,其能源利用效率85%左右。
 
2010年9月,深圳碳中和与广东立国制药签署能源管理合同,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立国制药燃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以生物燃气替代燃油,该项目总投资800万元,2011年3月建成投产,至今已稳定运行超过10年,为立国制药节约能源热力成本6000多万元,减排二氧化碳超过6万吨。
 
4月21日,欧盟就《欧洲气候法》达成临时协议,确立欧盟通过减少污染排放来实现气候目标,而不是依赖森林的碳吸收能力。这是一个新动向,中国气候变化领域必须高度关注欧盟的这一新动向。
 
2021年3月,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审定及核查的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评审,成功注册成为国内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并签发首期减排量。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种植多种本土红树林物种,逐步恢复当地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增加森林覆盖率,为生活在红树林区域的濒危鸟类提供更适宜的栖息地。
 
我们认为,任何植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植树造林种草等所固定存储的碳,可以在一定期间暂时减缓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但是生物质的生命周期理论与碳循环理论,森林草原自然退化,这些在一定期间所固定存储的碳物质,最终还是会回到大气中去。如果人类不对森林草原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更新,植物自然死亡自然更新,其所固定存储的碳又会回归自然。
 
在林草业森林碳汇的碳循环周期理论下,森林碳汇必须建立完整的碳循环产业链,才是科学的令人信服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有力措施。
 
工业生物燃气技术大规模产业化,有望在实践中补上森林碳汇碳循环完整产业链的缺环,与森林碳汇共同产生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是森林碳汇在减缓气候变化过程中,工业化科学化处理植物生命周期碳循环问题的一种好方案,而且经济可行,并已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化实践技术经济验证。
 
(作者张文斌 系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