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提出2050气候中立路线图

文章来源:电气时代网碳交易网2021-04-09 10:01

巴斯夫在气候中和的征途上为自己设定了更远大的目标,希望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碳中和)。基于开发低排放和无二氧化碳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该公司表示还将大幅提高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目标。巴斯夫现在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25%——尽管有公司保持增长的KPI以及在中国华南地区建设大型合成化工基地的计划,仍要实现这一目标。如果不考虑公司增长计划的影响,这意味着巴斯夫在2030年前要将当前业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总的来说,巴斯夫计划在2025年前投资高达10亿欧元以实现新的气候目标,2030年前再投资20亿至30亿欧元。
 
 
2018年,巴斯夫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排放量达到21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其两倍。新的2030年排放目标代表着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了约60%,这超过了欧盟减少55%的目标。
巴斯夫股份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Martin Brudermüller博士说:『新的气候目标强调了我们的决心和巴斯夫对《巴黎协定》的承诺。气候变化是21世纪面临最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工艺流程和产品组合,而且现在就要加快这一转变。我们必须首先专注于这一历程最开始而不是最后的步骤,这就是为什么巴斯夫将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且我们将加快开发和部署新的零碳化学品生产流程。通过提高透明度以及系统地、渐进地减少巴斯夫产品在整个价值链中的碳足迹,我们还能帮助所有行业的客户减少自身产品的碳足迹。』
用新技术替代化石燃料
 
 
要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长期转型,核心是使用新技术,用可再生资源的电力替代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技术大多由巴斯夫与合作伙伴合作开拓,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这些技术的大范围推广要到2030年后才能完全实现。为了在此日期之前加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巴斯夫还将继续有计划地对现有生产装置实施持续改进流程。此外,巴斯夫还将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其电力需求,并打算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园区以促进这一进程。
 
巴斯夫目前正开发的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是用于生产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基础化学品的电加热蒸汽裂解装置。这些化学品是众多产品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对化工生产至关重要。
氢气是许多化工生产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原料。为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绿氢生产,巴斯夫正在同时推行两种工艺:可商用的水电解和甲烷热解工艺,巴斯夫正为这两种工艺开发新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杠杆是利用电热泵从废热中产生零碳排放的蒸汽。巴斯夫的目标是与西门子能源公司合作,将这一技术逐步提升到工业规模,并用于整个工厂的余热回收。
巴斯夫预计,这种向气候中立生产过程的转变将导致包括路德维希港最大生产基地在内的集团主要基地的电力需求在未来十年内急剧增加。从2035年左右开始,该集团的电力需求预计将比现在高出三倍以上。
『这将需要投资开发和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化工生产转型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可靠地获得大量可再生电力。然而目前德国并不足以提供这样的条件。因此,巴斯夫将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投资,以满足自身需求。监管框架条件也是使这一转型在经济上可行的关键。』Brudermüller补充道。
 
持续实施示范项目
 
 
除了计划中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巴斯夫还在追求一些具体的示范项目:
与SABIC和林德公司一起,巴斯夫正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加热蒸汽裂解炉研制试验炉。与传统的裂解炉相比,这将使基础化学品的生产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如果获得必要的资金,中试装置的启动计划最早将于2023年开始。
 
巴斯夫正在开发甲烷热解技术,从天然气中生产零碳排放的绿色氢气。与其他无排放制氢工艺相比,甲烷热解只需要约五分之一的电能。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已经建造了一个中试反应器,并正准备正式启用。该项目资金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提供。
 
与西门子能源公司合作,研究在路德维希港基地建设一个容量为50兆瓦的PEM(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的可能性,以便用水和电生产零碳绿色氢气。这种零碳氢气将主要用作化工合成的原料,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支持莱茵-内卡大区移动市场的启动。
 
在安特卫普基地,与安特卫普财团的合作伙伴一起,巴斯夫正计划投资北海下最大的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之一。若项目建成,每年可减少基础化学品生产过程造成的超过1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最终投资决定定于2022年作出。
 
 
时刻保持竞争力
 
 
巴斯夫表示,因为该公司确信长期战略的必要性以及技术的可行性,才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然而,在当今的框架条件下,大多数新技术还不具备竞争力。由于用新工厂取代现有的高效生产工艺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行为,因此巴斯夫正试图从IPCEI(欧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项目)等欧洲和国家项目中获得资金。
 
Brudermüller说:『我们相信,最终所有参与者将共同努力,使这种百年一遇的转型在经济上取得成功。这也包括消费者接受以更高价格来支持整个价值链中的零碳产品,从而平衡更高的运营成本和额外需要的投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工业界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开展新合作,制定积极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法规,并保持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