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版图目标被世界政治经济深刻塑造着
变化
“碳中和”不仅仅是一个环境议题,将会给全球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
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将会改变。
今年以来,欧盟提出要加速推进“碳边境”计划,向减碳不给力国家的产品征收
碳税,以保护“采用更高环保标准”的产品。目前,美国民主党内已经有激进声音提出要跟随欧盟推进边境
碳税。这一行动是否会成为“以气候议题为核心”的拜登政府的政策还需要观察。
在“碳中和”的氛围下,为了满足本国环保团体的要求并保护本国产业,欧美国家动用贸易武器的可能性增大。但这将扰乱发展中国家兼顾发展经济和减碳的节奏。
除了贸易手段,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2020年“创新经济
论坛”中表态“亚投行不会给任何与煤炭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此外,日本政府在新基础设施出口战略中,也调高了脱碳等
绿色相关技术出口比例。可以预计,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和投资会被部分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放在放大镜下检视。
绿色发展相关技术领域的竞争加剧。
IEA一份报告显示,目前40%的减碳量来自尚未市场化的技术,绿色发展相关技术仍有竞争空间。谁能在这轮技术竞争中领先,谁就能拥有更强的领导力和更多的话语权、市场份额。
拜登在选举期间就提出2万亿美元的气候与基建投资计划,以及增加3000亿美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和新技术。欧盟委员会提出,在“地平线欧洲”计划1000亿欧元预算中拿出35%投资气候相关目标,开发具成本效益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各主要经济体在清洁技术领域都在“慷慨解囊”。
如今,氢能、储能、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多领域技术制高点的争夺已经白热化。涉及清洁能源技术的新材料、芯片制造等基础领域也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欧洲外交关系协会的一份报告,中国已经在光伏、风电、储能等多方面领先,但在半导体等基础技术方面仍然落于美欧之后。但该报告也承认,中国正在基础技术方面奋起直追,缩小差距。
此外,目前的地缘政治气候已不再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开放合作,技术脱钩和出口限制日益增多,这更加刺激了技术方面的竞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