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
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前实现
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全面实现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度低碳转型。
要实现深度低碳转型,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矛盾。《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的能源系统应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积极转型。截至2019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39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2.6%,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0%的目标已过半程。而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压力下,中央政府也没有松懈
绿色复苏和转型的决心,今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分别同比逆势增长了6.8%和9.1%。在已提前实现了“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之际,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进一步提高了目标,计划今年内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均达到240吉瓦左右。
然而,当下这场“风光无限好”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对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即如何经济地调用各类灵活性资源以保持电力供需动态平衡、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灵活性严重不足,电力系统的僵化导致了弃风、弃光问题的出现。2011-2019年,中国的弃风和弃光率一度高达17.1%和10.5%,造成了大量发电资源的浪费。2016-2018年间,中国弃风和弃光电量共计1389亿千瓦时 ,相当于约3000万千瓦煤电厂的发电量。由此可见,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在稳步加速,向着“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0%”的国家中长期能源战略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在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32.6%情况下,就已经普遍面临并网难、消纳难、调度难等问题,这说明中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还没有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做好转型准备。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时代,煤电在中长期的能源低碳转型中应如何定位将成为关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