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这个任务很艰巨,需要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但这件事逻辑很清晰,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10月12日,对于国家日前宣布的“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目标,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如此评价。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宣布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悉,从2019年年初起,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清华气候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及转型路径”项目研究。李政正是这次成果的项目负责人、核心
专家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李政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有多大?转型路上的阻碍是什么?将如何影响和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10月12日,新京报记者对话李政,围绕“碳中和”回答大众关切的问题。
对话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