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承诺下的氢能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高工氢电网碳交易网2020-09-27 09:20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向全球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此次向全球明确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既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决履行巴黎气候协定的承诺,也是向世界传递未来绿色发展的决心。  
 
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必须在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氢能是100%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家层面的碳中和承诺将倒逼氢能产业加快发展。  
 
那么,氢能产业加速发展的路径在哪?  
 
01 、发展氢能汽车是重要突破口  
 
交通出行是碳排放的大户,从交通领域着手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全球车用能源清洁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疫情冲击大环境中,主要汽车产业国家及地区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不同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政策支持措施。汽车产业大国都在重点布局新能源方向,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撬动未来能源变革、交通变革乃至社会变革的关键支点。  
 
长城汽车副总裁、未势能源董事长唐海锋近日公开表示:“我们将以发展氢能产业为己任,助推国家能源的变革,并开创一个崭新的新能源社会局面。”  
 
唐海锋也公布了长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一是推广10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示范项目,二是500辆氢燃料电池轻卡的示范项目,三是2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项目。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权藤宪治也表达了对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心。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就是无碳的电及氢是主要的能源,这个也将会能够帮助我们替代化石燃料。”权藤宪治认为,未来会是一个氢电共存的社会,氢可从多种清洁能源中制取,燃料电池车能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  
 
现代汽车也把发展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重要方向,并且加码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布局。  
 
“对下一代的责任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型到更绿色的能源,比如氢能。”现代商用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炯泽表示,现代汽车也是一个全球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公司,希望给下一代提供一个更洁净的美好未来,布局氢能是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  
 
02 、绿氢才能真正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发展氢能产业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绿氢则是重要方向。权威专家与能源巨头高层几乎都倾向发展绿氢,因为这才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初衷与意义。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康明斯副总裁彭立新博士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系统架构师周二专博士从可再生能源与绿氢相辅相成的角度来支持绿氢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维护能源安全,可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从而根本实现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方向。  
 
但由于我国发电与负荷的地理分布不均匀,远距离外送技术存在一定制约,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这些制约因素加大了调度运行难度,无法充分实现可再生能源价值,导致弃风弃水弃光严重,这是目前制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而氢能,既是能源也是灵活的能源载体,正被应用于各个终端领域,包括交通运输、供电供热、化工冶金等。绿氢(水电解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丰富了可再生能源的外送和消纳途径,其快速功率调制特性可增加电网安全稳定性,氢的储能特性更能起到“削峰平谷”作用,打破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瓶颈。  
 
水电解制氢和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前景,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将为绿氢赋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则强调了绿氢对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中国10%的绿氢就能够满足2025年燃料电池对氢用量的需求,同时氢纯度也能够满足。而化工副产氢杂质很难去除干净,质量很不好控制,一旦污染燃料电池就得不偿失,现在有些加氢站都已经被污染,这个成本太高。”  
 
从长远来看,绿氢对于整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意义重大,可确保整个产业链的零污染。绿氢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提高绿氢比重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未来趋势。  
 
总体来看,中国确定2060年碳中和目标将倒逼氢能产业加快发展,未来绿氢或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出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