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联邦环境管理署公共关系材料的一部分,概要介绍了德国未来实现温室气体中和国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成果。该文仅从国家层面论述碳中性,但未考虑与其他国家间的相互影响;侧重研究了全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比1990年降低95%)的可行性,按上述假设,这一目标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该文从6大领域,即能源、交通、工业、废弃物与废水、农业和土地利用、用地性质变更和林业(LULUCF)论述了温室气体中和目标的实现。
结论表明,德国到2050年实现年人均排放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中和目标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相当于比1990年减排95%。在解决方案一节,介绍了一种可应用的解决方案。
可再生能源除应用于电力供应外,还可以用于燃料供应。文章中提到的方案前提是,所有能源供应都转向可再生能源并广泛利用能效收益,以此实现能源业近零排放,其他产业实现显著减排。此方案的关键点是可再生发电向氢电、甲烷发电和复合碳氢化合物发电的转化,这是满足工业、交通和供热用燃料和原材料需求的唯一途径,其结果是电力需求大幅上升,远远超出所谓的“过剩电量”。尽管国内具备完全自主发电的技术潜力,但文章认为,从生态和经济角度考虑,完全有可能部分开发这一潜力,然后进口其余电力。发电可以采用PtG和 PtL 技术,而燃料(而不是电)则采用进口。假设国内发电保有量在466 TWh,则一次能源的进口量也将保持不变。
该文未论及有关技术引进的框架问题。拿甲烷作为化学业的一种碳资源来说,现有的证据表明,只要油价低于可再生甲烷的成本,石油工业就不会大笔投资于甲烷技术。必要时,可根据目标政策制订框架。在通往温室气体中和的道路上,德国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指导标准,并仔细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