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债券探索
结合实践
案例,Sustainalytics大中华区副总监金冀安建议发行人从适当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及连续性这六个方面入手进行转型的探索。
1、适当性:发行人需考察自身做气候转型融资的适当性。
(1)发行人是否处在棕色行业(碳密集型行业)?棕色行业如:钢铁、天然气、水泥、船运、航空、铝业等。
(2)转型是否势在必行,是否反映了最直接的生产生活需求?
(3)现阶段是否面临技术瓶颈或壁垒?一些低碳科技无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亦或是这些活动是大型复杂行业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进行改造,因此只能采取缓解措施(即减少排放的临时解决方案)。
2、科学性:规范的气候转型融资应以科学为基础,并在可信的国际组织(SBTi、TPI、CBI、IEA等)的研究分析基础上,对标设立脱碳路径。
3、系统性:气候转型融资应该用来对发行人自身经济活动中的系统作业进行增量改进,或是进行系统整体改造;募集资金应处理系统的“主要”环节而不应该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不是“小修小补”。
4、全面性:气候转型融资对整个价值链的影响至关重要,一项活动的转型途径原则上不仅应考虑主要生产工作的碳强度,还应考虑供应链上下游和最终产品使用的
碳排放。
以水泥行业为例,假定转型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0~7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水泥熟料的加工过程,重点减碳环节,一方面可以使用低热硅酸盐水泥、高硫酸盐水泥、碳负性镁基水泥等来替代普通熟料水泥(硅酸盐水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加装
CCUS装置,捕集封存部分碳排放。剩余的30%~40%排放产生于全生产线上的燃料加热和用电,提高热力和电力的使用效率,上游同时可选择替代性强的可再生能源,产品终端以及未脱水水泥的机械回收和已脱水水泥的热力回收。
5、有效性:转型募集资金用途应遵循脱碳的最直接路径,如果对特定的作业环节有更环保的选择,那么即使在转型框架中也应该选择。
6、连续性:对发行人的战略进行独立的技术评审和验证,所参考的转型分类法应该是动态的、进化的和灵活的,因为技术、新科学和市场预期将会发展。
目前,天然气、钢铁等棕色行业企业及金融机构对转型债券的关注热度正逐渐升温。通过使资金有效流向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风险问题,资本市场正发挥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