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企业资产证券化和绿色非信贷业务。企业绿色企业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券商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形式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国内较为常见的绿色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光伏发电等领域。国内污水处理证券化起步较早,2006年7月,东海证券就已推出南京城建污水处理收费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为南京市城建集团所拥有的未来四年内的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项目规模为7.21亿元,4年内预期收益率在2.8%~3.9%之间。国内光伏电站证券化的基本思路是,光伏电站所有者将光伏电站受益权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SPV),由SPV以证券化产品的方式销售给投资者。2014年11月,上市公司爱康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将以公司已建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相关权益为基础资产,在总额度不超过12亿元的范围内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酝酿中的绿色投行业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绿色金融债券。在监管政策研究层面,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布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建议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绿色金融债相关指引,允许银行发行绿色债券,为绿色贷款提供较长期限、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在银行机构探索方面,2015年3月,兴业银行系统阐述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设想和建议:一是在推进初期可借鉴中小企业专项金融债的成功经验,采取试验和试点的形式,以银监会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投向范围要求,采取金融机构上报审批的形式实施。二是建议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明确绿色金融债的定义、发行程序和资金使用规范。三是建议监管部门对绿色专项金融债券的募集资金的投向使用提出具体要求,并建立专用资金账户,实现封闭运行。四是建议简化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的审批程序,将目前金融债由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先后审批的程序改为“并联审批”。
碳交易(排放权转让)及相关业务。从2011年11月起,国家发改委即已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如表3所示)。截至2015年3月末,上述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累计成交量约2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近13亿元。此外,国家发改委已在国家信息中心建立了全国性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并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届时碳排放权配额将由国家统一分配。不过,就国内碳交易市场创新产品的现状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投行业务并不多见,大部分还停留在配额交易、抵质押贷款等传统对公业务思路上。但随着未来国内碳交易市场规模持续发展,各种与信贷、受益权等相关的股权和债权非标产品也将应运而生,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将有较多的基础资产可供选择。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