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信用:碳信用carbon credit: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

British Columbia Offset Program (BCOP)项目减排量机制标准申请流程

文章来源:未知2022-02-09 16:04:37
到2035年,如果全球主要国家都参加CORSIA,预计航空业需要购买25亿吨减排量用于抵消。在试运行阶段(2021-2023年),ICAO 191个成员国中已经有78个表示将参与试运行阶段,预计将有1亿吨的需求。

Thailand Voluntary Emissions Reduction Program (T-VER)项目减排量机

文章来源:未知2022-02-09 16:03:40
从中长期而言,据IETA估计,到第一阶段(2024-2026年)预计年均需求量达到1~2亿吨,逐步增长至2035年年均需求量4~5亿吨。整体而言,CORSIA将在未来15年内开启一个数十亿减排量需求的市场,或将

The Forest Carbon Partnership Facility (FCPF)项目减排量机制标准

文章来源:未知2022-02-09 15:41:11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35年,如果全球主要国家都参加CORSIA,预计航空业需要购买25亿吨减排量用于抵消。在试运行阶段(2021-2023年),ICAO 191个成员国中已经有78个表示将参与

The Global Carbon Council (GCC)减排机制标准项目

文章来源:未知2022-02-09 15:02:33
CORSIA对一些减排机制提出有条件符合(conditionally eligible) 的评价。包括The Forest Carbon Partnership Facility (FCPF)、The Global Carbon Council (GCC)、British Columbia Offset Program (BCOP)、Thailand Voluntary Emissions Red

新加坡多管齐下推进能源转型 新加坡将启动一个新的全球高质量碳信用额交易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11-29 13:19:23
在最近举行的2021年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表示,新加坡正在制定长期计划,将天然气、低碳电力进口、可再生能源、氢气等低碳替代品以及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

我国的碳信用管理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11-29 11:15:55
我国参加了CDM机制,在CDM注册备案项目中,我国项目数占比达45.9%,是项目数最多的国家;我国还参加了VCS系统。除了国际机制与独立机制外,我国也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福建、北京

碳信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11-29 10:56:54
尽管碳信用机制的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碳信用的标准统一问题。从全球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碳信用机制发挥作用,但标准千差万别。如果能够实现各个机制的标准统一,就可

目前,全球共有17个区域、国家和地区实施碳信用机制并已签发碳信用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11-29 10:55:59
只适用于一个国家、省内或者几个国家的国家和地方以及区域的碳信用机制,一般只受到本国、本省或双边国家的制度约束。目前,全球共有17个区域、国家和地区实施碳信用机制并已签发碳信

碳信用的独立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11-29 10:53:50
由独立第三方认证的碳信用机制。主要存在于自愿减排市场中。目前,主要独立机制有: 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VCS):由气候组织、国际排放交易协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和世界经济论

碳信用的国际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1-11-29 10:53:18
指受国际气候公约制约的机制,通常由国际机构管理。目前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两种。 联合履约机制(JI)是指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的合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