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欧盟议会投票通过对钢铁、炼化、水泥、肥料、有机化工产品、塑料、氢气、氨产品征收碳关税,并以配额证书的形式要求进口企业承担与欧盟企业相同的
碳排放成本。强制实施时间为2027年比原定时间推迟1年,但增加了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为新议案增加纳入的行业。这项议案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和55票弃权获得通过。
欧盟议会昨天还通过了另外两份气候有关议案,分别为:改革
碳交易体系纳入航运业,并建立一个覆盖建筑和道路交通新的独立碳
交易系统;把新的碳
交易系统获得的收益纳入社会气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用来支付弱势群体进行建筑改造和使用公共交通。
自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以来,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的强共识,全球气候治理也逐步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竞争的新热点。去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草案,对不符合欧盟碳排放规定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旨在解决非欧盟国家不对称气候治理政策造成的“碳泄漏风险“(Carbon Leakage Risk)。昨日通过的欧盟碳关税议案还要求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免费配额逐步降低,在2032年实现零免费配额,比原定时间早3年。在没有碳关税体系前,部分有显著碳泄露风险的行业会得到100%的免费配额来保障产业竞争力。
尽管发生了俄乌战争、通胀危机等一系列事件,欧盟没有放弃碳关税的实施并扩大了范围。此外,碳关税也正逐步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认可,如英国和美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开征碳关税[1,2]。这意味未来发达国家将有极大可能就碳关税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中国外贸发展将面临全新的碳关税环境。
中国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碳关税的实施将会增加我国钢铁、铝、化工产品等高碳行业产品的成本,例如集装箱、船舶、油气
平台等产品,可能对其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但对于部分产品,中国制造成本有绝对优势,欧盟或不受影响的欠发达国家加上
碳税因素也难与中国制造的产品相竞争。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
碳税成本通过商品涨价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企业能够通过降低产品
碳足迹避免碳税则会带来额外收益。
在关税实施的情况下,部分出口欧盟的企业将会直接面对较高的碳
价格。2021年,我国全国
碳市场的配额
价格在40-60元/吨范围内波动,而欧盟
碳市场在2021年底的配额收盘价已涨至73.28欧元/吨。昨天欧盟碳市场2022年12月的配额期货价格为81欧元/吨,而碳关税正式强制实施首年(即2027年)的配额期货报价达到107欧元/吨。中国境内企业短期内比较难适应欧盟的
碳价格水平。
虽然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研究如何实现
碳中和,建立
碳中和园区,部分机构开始发出“碳中和证书“。然而,目前欧盟还没有给出细则,来解释如何通过积极减排来豁免产品购入CBAM证书。相关出口企业需要尽早开展高质量的碳足迹评估,并积极跟进欧盟碳关税的细则。也需要在未来五年,逐步建成各种产品的细颗粒度碳排放因子库,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部分
专家认为把全国碳市场扩充到其他行业就能够避免碳关税,但现实上两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但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碳核算体系。
英国乐施会税收专家布塔托(Chiara Putaturo)昨日表示[3],“强迫贫困国家来支付碳关税不公平。欧盟比欠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双倍的历史排放责任,简单地通过关税把责任传递回去发展中国家不合理。另一方面,富裕国家应该尽快实现他们对欠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承诺。“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表示,“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研究如何回应和开征碳关税,宜参考三个因素:历史人均碳排放、碳移除责任和阶段性减排量。“梁教授指出,“根据2020年在《柳叶刀》(Lancet)发表的一篇学术
论文[4]显示,在1850年至2015年间:
- 美国历史总排放为4100亿吨,占全球26%,人均历史排放约1281吨
- 欧洲28国历史总排放为3580亿吨,占全球23%,人均历史排放约704吨
- 中国历史排放为1160亿吨,占全球12%,人均历史排放约85吨
- 印度历史排放为460亿吨,占全球3%,人均历史排放为约35吨
为了全人类公平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加英国除了需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还有责任每年移除约90亿吨历史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于欧盟年排放量的3倍。而中国每年需要移除30亿吨历史碳排放。中国在开征碳关税需要把欧盟加英国产品碳排放乘以4(历史排放调节因子)来作为基准,而中国历史排放调节因子则为1.3。美国和印度的因子分别为3和1.4,约每年需要移除105亿和11亿吨碳排放。这样有利于体现历史排放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梁教授建议:“发展中国家征税指标需对不同产品提出阶段性减排量要求,而不适合以产品绝对排放量征收碳税,可以考虑以年减排量或五年减排量作为征税指标。基于不同国家的能源结构和国情。预计减排量比绝对排放量能够更科学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气候减缓雄心。对各国减排量指标的碳关税设计可以考虑人均历史排放、碳移除责任、产品因素和强度因素。”
编辑:王莉,熊世晗
审核:高峰
参考文献:
[1] UK Parliament, 2022. Ministers to consult on implementing CBAM following EAC recommendation.
[2] White, J. 2022. US Senate considers a carbon border to level the tax field.
[3] Oxfam, 2022. European Parliament vote on carbon border tariff is a step up but still unfair to poorer countries.
[4] Hickel, 2020. Quantifying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for climate breakdown: an equality-based attribution approach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excess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