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与碳税的博弈仍未结束

文章来源:易碳家2016-08-19 14:29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自2011年我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不少人才开始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有了模糊的印象。随着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接连鸣锣启动交易,中央在各项政策、表态中愈发频繁提及碳排放权交易,各界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也逐渐熟悉了起来,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响亮。7个碳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总量已占当地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高耗能产业基本都被涵盖其中,各地实施交易后,碳排放降幅比同类非试点地区明显增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而就在几年前,在人们对政策取向的认识相对模糊时,是关于究竟碳交易还是碳税更有效果理论博弈的高潮期。显然,在几年后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已先于碳税做出了实际行动,进行试点示范,并计划于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市场。
  
此时此刻,再谈及碳交易与碳税的博弈,是否已经失去价值?被问及此,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主任胡敏则态度坚定地说“不”,“这一争议即便放到现在依然对于碳定价机制的推动和健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碳交易的制度设计现在还并不健全,专家们的普遍观点是碳交易市场仅仅覆盖了50%—60%领域和行业内的配额,那么剩下的怎么办?是坚持将碳交易市场设计成类似于‘碳税’的单一机制?还是可以考虑采用与碳税并行的混合模式?怎么征收?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实际上,就碳税而言,碳税税率的设定好坏直接关系到这种机制的运作效果。“碳税覆盖范围广泛,不需要额外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价格稳定,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更好作出如何减少排放的决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虽然是碳税政策的拥护者之一,但同时也直言单独的碳税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而与之相对的是碳市场。价格不确定容易造成碳市场的风险。与碳税相比,碳交易虽然并不会在第一时间给企业带来冲击,但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一开始就被设定,因此每一单位的排放量的价格是波动的,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