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迅思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师林剑玮也认为:“事实上,碳税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它的政策导向意义更大一些。试想,如果生产企业可以将增加的税收以成本的形式转嫁给下游用户,那么企业减排的动力就不强。要想真正地实现减排的目标,还需要出台一些相关的强制性的措施。”
“碳税的征收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化工产品大多处于消费链的中段,对行业和企业而言,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利润的减少,反而会促使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升能耗水平。尤其是实施初期,税率会比较低,对石化企业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王文堂认为。
专家普遍认为,碳税的实行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执行倒是政策制定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据易碳家了解到,如何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政策环境,让各个企业站在同一
平台上来缴纳碳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王文堂指出,我国与欧美地区的能源结构区别很大,煤炭在化工企业的生产中所占比例较大,与电力、蒸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相比,煤炭的计量本身就比较困难,加上众多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小企业,如何准确计量和监管他们的碳排放存在一定难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关于碳税
碳税是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按照其含碳量或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税种。自2006年开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碳减排压力巨大。2007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改革目标。2013年6月,《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开始征求意见,碳税纳入其中。201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3]2526号),供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预计也是为开征碳税奠定基础。
但碳税自问世以来就备受质疑。目前有关二氧化碳是否为全球性气候变暖的祸首,以及是否为有害气体等问题在科学界还存在争议。甚至连高举碳减排大棒的美国,至今也未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公开表示,欧美打着促进二氧化碳减排与所谓
低碳经济的幌子,其目的是逼迫受条件限制中长期仍将大量使用煤炭这一高碳能源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购买其碳减排设备或缴付碳关税,从而形成“低碳美元”回流欧美,拉动他们的经济增长。
关于碳交易
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我国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交易
试点,分别是:深圳、广东、北京、天津、湖北、上海、重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在国内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
试点,目的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探索,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
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