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说,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更有创新动力,但他们普遍缺乏创新资源,尤其是缺乏资金。大企业虽有资金,但效率低下,往往通过市场垄断控制市场,赚取垄断利润,多数安于现状,创新动力不足。就节能减排来说,只要政府通过优化融资环境,解决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中的资金问题,他们同样也能通过创新来解决节能减排中的成本问题。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碳关税”的开征是大势所趋,这对中国的高能耗产品出口将构成潜在压力。为应对这种变化,企业一方面应尽快熟悉有关“碳关税”的贸易规定,先掌握有关游戏规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贸易制裁和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遵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要求,通过技术挖潜、工艺改造、产品升级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人们通常所说的“节能减碳”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碳排放超过70%是来自以煤为主的火电厂,电又为各行各业所用,节能尤其是节电就是减碳。我们必须注意一个事实:一个只有耗电的企业,企业本身是没有真正排放二氧化碳的,而企业本身节约一度电,可相对应少排放二氧化碳820克,我们叫做“影子排放量”,而火电厂发电煤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叫“真实排放量”。我们厘清了这个概念以后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传统产业节能改造的重点。
单纯的引进先进技术通常卖方要价都比较高,显然大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要强一些。中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可通过二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先进设备(装备、生产线等),通过物化在设备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二是与国内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对生产中节能减排的主要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有的放矢,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碳壁垒贸易斗争是长期的。应对碳壁垒贸易斗争,本质上不在企业,而是能源结构要低碳化,如果用更多的核电、外来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那么我们的产品碳排放指标就会显著降低,产品抗“碳关税”能力就更强。所以冲破“碳关税”的突破口就是要尽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非碳和低碳能源。当然现阶段企业抓好节能减碳也非常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