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排交所将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探索创新低
碳金融产品,摸索是否及如何将期货纳入
碳排放交易体系当中。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11日在第二届深圳国际低碳城
论坛做出上述表示。
有媒体报道,深圳排交所已正式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开展
碳期货交易
试点,并积极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IFC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私营部门发展的国际开发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该集团一直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并协助中国私营部门从中获益。4月22日,深圳排交所成为IFC在中国的第一个
碳交易伙伴。
过去一年来,我国碳交易市场均以现货交易为主,但业界一直呼吁建立多层次碳排放交易市场,并将期货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当中。
全球最大交易所美国洲际交易所(ICE)中国区总经理黄杰夫表示,在讨论
碳市场金融创新前须明确,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量,而不是为了碳交易所盈利,更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
以他的经验来看,碳做为大宗商品,在
价格发现和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方面,与中国大连的大豆、焦煤,郑州的棉花、上海的铜一样,都需要传统的期货市场发挥作用。
“期货除了跨期贴现,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价格。价格是市场发现的,而不是政府决定的,也不是你们两家商量出来。而是通过由成千上万的市场参与者发现出来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有流动性的价格才是真正的价格。”黄杰夫说。
黄杰夫表示,只有流动性支撑的价格才具备指导企业使用新的生产工艺、低碳工艺、采纳新技术、并激励投资人按价格指引,将资金投入新型工艺和技术上,完成碳交易市场的最终减排目的。此外排放企业在
碳指标上的套期保值可以借助期货市场实现,达到管理风险的目的。
然而,碳市场其本身也具有特点与挑战。
黄杰夫认为:由于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未来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政策监管之间的协调、共享将变得十分重要。
此外,与传统的商品期货不同,实现碳资产权益须高度依赖核查验证的。开展期货交易之后,制度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保证市场公开、透明、有效并避免金融市场特有的市场风险。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表示,排交所工作将进入期货市场建设阶段,风控、信息透明管理都是排交所面临的新课题。
但碳期货市场建立是大势所趋。五月初刚刚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加大期货品种创新步伐,研究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新交易工具。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靳国良表示,“当下做好现货市场,服务于政府的
节能减排,紧接着就是现货和期货的对接,再接下来就是衍生品、碳气候,这个路径是清晰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