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是
绿色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农户的绿色低碳行为是否具有金融价值?如何发挥好金融工具的激励作用,提高终端经营主体向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动性、有效性?农业领域“低碳+金融”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从“碳惠保—奶牛”担保产品着手,山东省青岛市率先在奶牛养殖产业进行农业
碳金融的创新性探索。经过“融资担保需求—
碳排放强度核算—客户分级—担保增信”的业务流程,青岛市农担公司成为
碳减排意愿强烈、实施减排或固碳成效良好的经营主体,提供增信服务并引入低成本信贷资金。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担保额度、弱化反担保等措施,引导、支持养殖户采用新技术、新装备,追求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发展农业碳金融,难点在于如何通过碳排放核算,有效量化养殖户的绿色低碳生产行为,从而提高其金融价值的认可度,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真正落地。”青岛农业大学教师邹晓霞介绍。
青岛农业大学团队创新采用全生命周期(LCA)碳排放核算,将饲料种植、农机具作业、肥料运输和施肥、奶牛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养殖场能源消耗等所有生产环节纳入核算。
针对奶牛产业既产奶又产肉的特征,团队还创新提出以1兆焦能量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标准,打破国内外以生产1千克肉、蛋和奶作为功能单位的适用面较窄、不能广泛衡量的局限性,建立了标准能量碳排放CFunit(单位:CO2-eq/MJ)评价标准。
“一旦进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纠结于‘算准每个环节’反而会干扰测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邹晓霞介绍,“与工业领域发展
碳汇交易的思路不同,我们测算的最终目的是衡量养殖场的碳排放强度水平,为接下来的担保授信提供专业依据,因此会有取舍地选择农户可填写的数据采集指标。”
借助“碳惠保”APP和小程序在数据采集和计算方面的数智化支持,碳排放强度核算
方法学与碳金融产品客户分级授信间的形成了完整的流程架构。养殖户方只需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根据数据采集模板填写饲料品种、日采食量、产奶量、粪便管理模式等基本养殖数据,操作简便,内容易懂。在程序后台,依托“新牛人”
平台的大数据样本,通过设定14个计算公式,100多个数据指标、排放因子和转换系数,碳排放计算和转换过程可实现自动化。
如何实现养殖户低碳生产方式的价值转化,让担保增信服务“有据可依”?2023年5月,国内首个基于减排固碳的碳担保团体标准和绿色金融团体标准《农业融资担保碳惠保—奶牛》(T/QDA 001-2023)发布实施,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对A、B、C三类客户提供的不同担保额度。“养殖户的碳排放强度是分级的重要依据。A类客户可提高担保额20%,B类客户提高担保额10%,C类客户虽减排水平不高,但具有主动减排意愿,担保上限为用于绿色低碳设备升级改造成本的70%。”青岛市农担公司负责人介绍。
目前,共采集青岛市1226头奶牛的碳排放数据,已落地项目11个,担保贷款超一千万。莱西宏杰奶牛养殖场养殖奶牛600余头,原融资成本7.2%,碳排放强度为A类,新获得农担150万元融资担保,综合融资成本仅为4.55%。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