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生态环境部27日举行发布会,发布碳排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等情况。截至2023年10月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人民币。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生态环境部将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共同组成我国完整的
碳交易体系。
生态环境部透露,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到目前为止,全国碳市场已经初步构建了制度框架体系,管理部门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则,打通了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市场交易、清缴
履约等关键环节的堵点、难点,并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
平台实现全业务智能化,运行框架基本建立。
中国碳市场启动后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2021年7月16日开盘首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410.39万吨,成交金额为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较48元/吨开盘价上涨6.73%。此后近两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价格多在40元/吨—60元/吨区间波动。2021年和2022年,全国碳市场CEA最高成交价分别为62.29元/吨、61.60元/吨。
截至2023年10月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国家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两个市场互为补充,共同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目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
交易系统已建成,将于近期上线运行。
作为
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相比于传统的
绿色环保项目和低
碳减排项目等更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是我国深入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的重要举措,2022年8月有23个地方入选了气候投融资试点,试点施行一年多取得了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部透露,该部会同有关部门征集地方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并提供给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金融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产品和工具创新,促进项目落地。如,国家开发银行发行60亿元气候投融资专题债券,支持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发展。同时,试点地方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打造气候项目和资金的信息对接平台。截至2023年6月底,试点地方储备近2000个气候友好型项目,涉及资金近2万亿元;获得金融支持项目108个,授信总额545.63亿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