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欧洲议会通过了3项主要气候法案,其中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备受关注,它被认为是全球首个“碳进口税”。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
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水泥、铝、化肥、钢铁等产品征税。按照规划,CBAM将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实施。
欧洲包括CBAM在内的
碳市场改革,客观上要求全球加快
绿色金融发展以促进
绿色转型。根据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测算,CBAM 对钢铁、铝业的影响可能会给我国企业增加6.8%的出口成本。国内钢铁上市公司宝钢股份在《2021年气候行动报告》中预计,若按照80欧元/吨二氧化碳征税,其每年将被征收4000万-8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2亿-5.64亿元)的碳边境税。面对
碳市场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一方面需要对欧盟CBAM的规则设计及其影响做好跟踪评估,完善碳定价机制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另一方面关键还是企业要加快低碳转型,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助力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应当如何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绿色金融创新的基础应建立在对企业“碳家底”清晰认知上。摸清企业碳排放家底,既是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工作之一。从碳核算标准来看,目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尚未建立起统一碳核算标准。如在全球尺度上,碳排放量化以UNFCCC为标准;在国家尺度上,主要以IPCC的指南为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有相应的省级达峰行动方案、清单和指南;在行业企业层面,也有不同的细化标准。碳核算难题反映在金融实践中,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从企业收集碳排放数据较为困难。即便能够收集到碳排放数据,其真实性、准确性也很难保证,且因为不同企业选择的统计标准和口径不一致,导致碳数据失去可比性。对于没有统一性和可比性的数据,金融机构很难据此做出信贷决策,金融监管部门也不能依此进行评估。
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未来应尽快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围,稳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目前,一些意识超前、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建立起当地区域性企业碳账户或碳数据
平台,如衢州、湖州等。除地方政府的牵头引导外,碳核算数据
平台建设应重视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如金融壹账通“区块链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腾讯云“碳引擎”、蚂蚁链“碳矩阵”和恒生电子“地方碳账户管理系统”等,金融科技有力支持了在应用场景探索、数据收集模式和核算方法选取等方面的绿色金融实践。做好碳核算账户等基础工作,一方面有助于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和融资决策,另一方面能够发挥
价格的成本约束和收益激励作用,推动更多企业主体增强减排主动性。
在摸清企业“碳家底”的基础上,下一步应当全力提高绿色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打造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截至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全年增加6.01万亿元;中国境内外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3万亿元。虽然我国绿色贷款规模世界第一,
绿色债券规模世界第二,但很明显,绿色产品还不够丰富和多元。未来,随着客户对绿色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金融机构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
碳期货等新兴
碳金融业务;相关部门也应大力推进资本市场与碳市场联动,让资本市场助力碳市场更好完善价格发现功能,让碳市场助力资本市场更有效优化配置资源,共同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在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和价值,面向未来,应以更高质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赋能。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