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支持是转型的基础
近年来,转型金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可持续挂钩贷款(SLL)和可持续挂钩债券(SLB)。一般来讲,SLL产品会设置一个KPI和它的转型绩效比如减碳效果等相挂钩,如果减碳效果较好,利率就低一点,如果减碳效果不太好,利率就可能高一些。2021年的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量增长非常快,达到上一年的10倍左右。此外,支持转型的股权型融资工具正在被开发出来。
国内也做了不少转型金融方面的尝试。马骏介绍,尤其从去年开始,可持续挂钩贷款、可持续挂钩债券、转型债券以及低碳转型债券等陆续推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都在发放贷款支持
绿色建筑和电力行业减碳,一些企业也发行可持续挂钩债券来支持减碳活动。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还发布了关于转型债券的框架或者声明性文件,其中列示了其支持的转型活动,并承诺跟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的《气候转型金融手册》相一致,其中特别强调融资主体必须设立科学碳目标,避免碳锁定,符合“无重大损害”原则等要求。
目前,市场实践还面临一些问题。马骏表示,这些问题包括缺乏权威的对转型活动的界定标准或方法,容易导致“洗绿”或由于担心被视为“洗绿”而不愿参与;同时也缺乏对转型活动如何进行披露的明确要求,或要求各异。此外,转型金融工具较为单一、政策激励没有到位、“公正”转型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也是在市场实践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认为,高碳行业能否成功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资金支持是转型的基础。转型金融在支持高碳行业转型的过程中,要确保转型符合“双碳”目标,同时要避免“漂绿”,这既要求企业设立明确的转型目标、转型路径并实现信息披露,也对金融机构从标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的绿色金融一直走在国际前列,从政策到实践都在不断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体量也在不断扩大。从现在对绿色金融的定义来看,高碳行业很难获得传统绿色金融的支持,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禀赋又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所以高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高碳行业可能面临更高的资产搁浅风险,他们如果无法有序转型,不仅仅对金融系统,甚至对社会经济转型都会造成冲击。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
目前部分银行或投资机构简单地将所有与煤电企业相关的活动均列为“禁止融资”类别,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或将导致原本可以成功转型的高碳企业被迫倒闭、成为搁浅资产或不良资产,造成区域经济萎缩以及随之而来的失业和金融风险。因此,应适时引入转型金融,为煤电、钢铁等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资金需求提供投融资渠道。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
转型金融不是解决增量资源的问题,而是支持解决存量资源的二次配置问题。煤炭、钢铁、水泥等高碳排放产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属于存量资源部分,对于稳定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双碳”目标下,这些产业基本上以调整和转化为主,这是当前绿色金融覆盖不到而转型金融大有用武之地的部分。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