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直达、成效显现 撬动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王宝会2022-07-19 09:19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专题方面,《报告》提到,截至2022年3月,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385.6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在2021年7月至12月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9.2亿元,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支持了1969家(次)企业的项目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金融机构也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抓手,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加速落地相关项目,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表示,随着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后,将有效提升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有助于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强化相关信息披露质量。
 
  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双碳”战略,落实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进而在碳减排重点领域发挥作用?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支持重点领域
 
  人民银行去年印发的《关于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碳减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支持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基础上,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碳减排重点领域贷款如何实现增量、扩面、降价?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本质属于绿色再贷款的一种,精准支持碳减排三大重点领域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中的项目,该支持工具的规模并未明确,只是提出按照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即设定了0.6的杠杆率,且不设上限,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成为支持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从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效果看,相较于传统的基础货币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避了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下可能产生的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不仅提升了银行放贷的能力,同时以‘先贷后借’的激励相容机制提升了银行对碳减排领域的放贷意愿,凸显了精准直达的优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在贷款利率方面,碳减排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大致持平,起到定向降低减碳企业贷款利率的作用;而对于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属于目前最低的再贷款利率,也可降低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的资金成本。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304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6000万吨。
 
  邮储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根据人民银行相关规定,银行将定期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信息,持续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作用。今年一季度,邮储银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帮助下,合计向101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超59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1%,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产品创新
 
  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以来,金融机构积极优化内部机制流程,创新产品服务,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见效。为优化信贷服务,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产品服务。专家表示,专项产品服务是商业银行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
 
  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为带动更多企业实现碳减排,兴业银行今年以来加快碳减排挂钩贷款复制推广,全行落地多笔碳减排、“碳足迹”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发电量、用电量、“碳足迹”等项目要素挂钩,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人民银行口径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114亿元,较年初增长45.84%。风电光伏贷款余额576亿元,较年初增长96.5%。“下一步,兴业银行将充分利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红利,加大对碳减排信贷产品服务力度,引导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拓展绿色投融资发展空间,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构建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消费、碳金融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报告》提到,农业银行针对碳减排企业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生态修复贷等创新业务品种。截至2021年年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0%,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7期,募集资金440亿元,为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创新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整个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0%,增速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1.7个百分点。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服务碳减排领域的专项产品不断丰富。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27.9%。
 
  王遥表示,去年我国绿色贷款增长突出,其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展现了我国金融市场长期投资理念与绿色投研能力的提高,这也将有效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更多资金流入低碳减排投资,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资金保障。
 
  强化政策协同
 
  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带动下,金融机构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对促进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起到重要作用。《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2.7%、5.6%,清洁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以减少碳排放量为主要衡量标准,以金融机构自主决策为前提,对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不同类型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将有效提高碳减排贷款发放的公平性,特别是能够为中小型低碳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王遥表示,这样既有利于管理资金流向、降低信贷风险,也能避免对传统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抽贷断贷,保障了能源的总体供给能力,更好发挥了金融对绿色低碳的支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助力绿色发展中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报告》显示,碳减排支持工具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比如,专业性较强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工作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人力、管理、系统开发、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成本,目前针对碳减排贷款的财政贴息、奖励等配套政策措施不足,政策协同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为丰富配套激励措施,此次《报告》建议,推动财政部门通过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对积极投放碳减排贷款的金融机构予以激励,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宣传、解读和典型案例推广,丰富绿色金融配套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人民银行去年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频次以及应披露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等提出明确要求。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公众知悉并对此进行监督也十分重要。
 
  王遥建议,政府部门间需要加强现有机制的联动与协同。虽然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相关规定已经明确金融机构需要提供项目的碳减排数据,但相关的碳减排数据测算依旧缺少清晰的技术标准。鉴于生态环境部已对碳减排数据测算形成了众多方法学,建议部门间做好碳减排测算方法的协同,保障我国碳减排基础数据的可比性。此外,为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效率,建议健全部际信息通报机制,各部门积极共享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关的项目、排放、融资、监督执法等信息,以为政府的战略研究、决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持,强化政策协同,发挥“几家抬”合力作用。
 
  另外,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领域主要是三大重点领域,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大量中小银行还不是此工具的发放对象。专家还建议,进一步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覆盖面,向符合相关要求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向更广范围内碳减排领域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有力促进低碳转型。 (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